亚洲人在线成视频,青青久热免费精品视频,亚洲se福利视频,日本免费一级高清婬日本片

  • <small id="ixyfc"><dfn id="ixyfc"></dfn></small>
      <td id="ixyfc"></td>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閩南網(wǎng) > 廈門 > 廈門新聞 > 正文

      公開支持同性戀的母親:“支持同性戀,我想了兩天”

      她是國內(nèi)首位在媒體公開支持同性戀兒子的母親

      她開設(shè)個人博客,開通“同性戀親友會”熱線

      她成了許多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同性戀者的“媽媽”

        臺海網(wǎng)11月3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駱余民文/圖)11月1日晚上7時,廈門大學人文學院101教室里,這間僅有130個座位的報告廳涌進去的聽眾不少于200名,連教室大門口都擠滿了學生。

        吸引學生們的并不是什么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也不是什么體育明星之類,而是一名64歲的母親。她叫吳幼堅,中國第一位在媒體上公開支持同性戀者的母親。

        在來廈門大學之前,她已經(jīng)前往福建師范大學和華僑大學開了兩場講座。

        兒子高三時向母親“出柜”

        “兒子告訴我是同性戀的時候,我是很淡定的。但是真正決定站出來,公開支持同性戀者,我是想了兩天的時間?!眳怯讏匀绱酥v述自己的經(jīng)歷,她的兒子鄭遠濤在2004年成為中國首位向媒體“出柜”(公開同性戀身份)的人。

        當年已經(jīng)57歲的她表現(xiàn)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通常,若自己孩子是個同性戀者,母親一般都無法接受,并且會以淚洗面。

        “遠濤讀高三時,有一天晚上他對我說:‘媽媽,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是喜歡男孩子的呢?’”吳幼堅說,自己聽到兒子的話很平靜。她表示,自己能夠如此淡定地接受兒子出柜,跟她的職業(yè)有關(guān)系。

        這位母親曾經(jīng)是一名雜志的副總編輯,讀過《同性戀在中國》的紀實文學,接著又看過李銀河的《同性戀亞文化》,正是因為這兩本書,幫助了她,讓她可以理解和接受兒子是同性戀。

        “遠濤的外公若在世的話,一定也會淡然接受的。”吳幼堅表示,她父親的處事風格也對她產(chǎn)生了影響,她的父親、母親都是比較有民主思想的人,這些都影響到她。她稱,自己愛兒子,但更尊重兒子。

      開通博客熱線接受各類求助

        “作為一個認同自己兒子同性戀身份的母親,真的還是少數(shù)。有時我覺得,我兒子是同性戀,這真是天意?!眳怯讏哉f,當兒子問她愿不愿公開接受媒體采訪時,她花了兩天的時間去思考,最后決定站出來。

        2005年,吳幼堅以同性戀者母親的身份接受電視采訪,成為中國第一位在媒體上公開支持同性戀的母親。除此之外,她還陸續(xù)開通了博客、郵箱、熱線電話,接受各類求助。

        她不僅支持兒子,還傾聽無數(shù)同性戀者傾訴他們的苦悶與掙扎。當發(fā)現(xiàn)很多同性戀者的痛苦來自家庭之后,吳幼堅在2008年6月成立了“同性戀親友會”。

        “每一個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所以都會接受自己的孩子?!彼ㄟ^這個組織,去幫助了不少同性戀者,讓同性戀者的家人接受同性戀。

        在她看來,如果父母不能正視孩子同性戀的事實,逼迫身為“同志”的兒女結(jié)婚生子,只會造就越來越多悲劇。

        她介紹說,親友會的志愿者、義工,大部分是同性戀者。他們聚在一起不是為了“同志”之間交友或者為了他們本身的問題,更多的重點是關(guān)注他們的父母等親友。

        前晚,她不僅講述了自己和兒子的故事,還講述了她遇見的同性戀者的故事。而她并沒有想到,有一天會有一大堆跟她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叫她“媽媽”。

        “其實我也分析過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出來罵我,除了一部分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我這個上了年紀的女人應該安度晚年,不要跑出來拋頭露面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怕我的行為‘誤導’了他們的孩子?!?

        “我的態(tài)度很明確,同性戀不是壞事、錯事、丑事,那就是沒事?!?

        “無論男孩子女孩子,左撇子右撇子,同性戀異性戀,在我心里他們都是———孩子?!?

        “很多人都問同性戀怎么傳宗接代呢?我說,萬一我當初沒生出遠濤來呢,是不是就不用活了。即使我的兒子是異性戀者,他如果不愿意結(jié)婚呢,也逼著他結(jié)婚么?如果結(jié)了婚,兩口子又不想要孩子,那怎么辦呢?這其實不是同性戀的問題,這是關(guān)于什么是幸福的問題?!薄獏怯讏?/P>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版權(quán)聲明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關(guān)注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官方微博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在線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閩南網(wǎng)是由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 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0

      閩南網(wǎng)擁有閩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閩南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