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與斯坦福
談到自己的5年本科生活,盧恒珩認為復旦是非常自由的。一方面,復旦鼓勵嘗試、鼓勵改變。從自然科學到管理學院,學生工作接觸了社會,實習經歷了解了企業(yè),科學研究貼近了學界。嘗試永遠不會被阻止,也總是能在任何一個領域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學和傾力相助的導師。在擔任青志部部長時,盧恒珩帶領團隊成員齊心協(xié)力舉辦活動,雖然過程很辛苦,卻收獲了實實在在的收獲與快樂。而在申請出國時,盧恒珩本人也在復旦找到了興趣相投的伙伴,在這個團體中,大家互相鼓勵支撐,度過了漫長而黑暗的申請季。
另一方面,她提到,在復旦不存在所謂成功的標準,它包容一切。考研、科研、就業(yè),它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并為每個選擇提供平臺與機會。
通過不懈的努力與積累,盧恒珩最終收獲了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商學院、英國倫敦政經等學校經濟系的全獎博士錄取,打破了這些學校經濟博士項目至少六年以來對復旦大學本科生直接錄取的零記錄。最終盧恒珩選擇了赴斯坦福大學深造,“一方面,我的研究興趣在微觀方向,這是斯坦福的一大強項;另一方面,斯坦福的校訓‘讓自由之風勁吹’,與復旦不謀而合,也是我所向往的那種學術氛圍”。盧恒珩說自己“前兩年,專注學生工作,社會實踐,嘗試體驗不同的任務、挑戰(zhàn),發(fā)掘無數種可能;后兩年,便是在找到心中所愛后,朝著既定的目標努力奮斗。在未來,希望自己能做出好的研究,為重要的社會經濟問題提供自己的理解與建議,把復旦獨立自由之思想帶向世界”。在以后的艱苦的科研道路上,她必將一直篤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