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只能跑到宿舍盯著學生一個一個搬。好在學生很少會將不開心的事情掛懷,陳東發(fā)現(xiàn)一個道理:如果與學生意見發(fā)生分歧,當有200名學生跟你對抗時,你有可能跟他們打成平局;但當他們有400人時,輔導員真的成了弱勢群體。“所以,前期的溝通太重要了,要極力避免對抗的事情發(fā)生。”
與普通學生的
“最后一公里”需打通
班干部,作為大學里一個特殊的群體,被很多普通同學置于與自己對立的位置。今年讀大四的王倩,是濟南大學的輔導員助管,對這一點深有體會。“說輔導員喜歡班干部,這還算客氣的,有的會直接說‘是輔導員的狗腿子’。”王倩直言不諱。最初聽到這些話,王倩還想理論幾句,等冷靜下來,王倩才深覺還是由于輔導員和普通同學之間溝通不暢。
“不同的同學,想當班干部的初衷不同,有的是樂于奉獻,有的真的是為了榮譽。”王倩表示?,F(xiàn)在的輔導員,一個人帶五六百名學生是常態(tài),她眼中理想的班干部,應該是及時向輔導員反映學生的需求,又可以代表輔導員給學生帶去溫暖,讓學生感覺輔導員一直在他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