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先農(nóng)壇的古松,育才就是我永遠的根系。如果我是一條小河,育才就是我不竭的源泉……同學啊,你是我春夏秋冬的牽掛……育才啊,你是我一生一世,永遠的懷念。”
為了迎接北京育才小學1956屆、1959屆畢業(yè)生回到母校,紀念畢業(yè)60周年,年逾八旬的數(shù)學教師姚紹光特意寫詞、譜曲,并清唱了一首歌。
育才學校1937年創(chuàng)辦于延安,第一任校長是教育家徐特立。毛主席在延安時期為育才學校題詞:“好好學習,好好玩耍”。從延安遷到北京后,育才學校坐落于明清兩代皇家園林先農(nóng)壇內(nèi)。北京育才學校最初的學生便是一群在馬背搖籃里經(jīng)過兩千里行軍到達北京的共和國紅色后代。他們已年逾古稀,回到母校,想到的、說到的,多是當年的成長和母校在心中烙下的痕跡。而這些,都凝結(jié)成文字,寫進了一本題為《成長與感動》的書里。
當年那些胸懷大愛、多才多藝的教師,為育才小學的學生們奠定了一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