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在线成视频,青青久热免费精品视频,亚洲se福利视频,日本免费一级高清婬日本片

  • <small id="ixyfc"><dfn id="ixyfc"></dfn></small>
      <td id="ixyfc"></td>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閩南網(wǎng) > 醫(yī)療健康 > 親子 > 正文

      父母批評孩子的6個技巧

      三、批評孩子要給孩子申訴的機會

        導致孩子犯錯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孩子主觀方面的失誤,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原因造成的。從主觀方面來說,有可能是有意為之,也有可能是無心所致;有可能是態(tài)度問題,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

        所以,當孩子犯錯后,不要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要給孩子一個申訴的機會,讓孩子把自己想說的話和盤托出,這樣家長會對孩子所犯的錯誤有一個更全面、更清楚的認識,對孩子的批評會更有針對性,也讓孩子能心悅誠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評。

      四、批評孩子之前可先進行自我批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所犯錯誤,父母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責任。在批評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來一番自我批評,如:這事也不全怪你,媽媽也有責任;只怪爸爸平時工作太忙,對你不夠關心等等, 會讓家長和孩子的心理距離一下子拉得很近,會讓孩子更樂意接受父母的批評,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勇于承擔責任、勇于自我批評的良好品質(zhì),一舉多得,我們作父母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五、父母在批評孩子方面要形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

        中國有句古話叫“嚴父慈母”,很多家庭至今還沿襲著這一傳統(tǒng),父親和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因為如果這樣,當孩子犯錯后,他們所想的不是如何去認識和改正錯誤,而是積極去尋求一種庇護,尋求精神的“避難所”,他們甚至可能因此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所以,當孩子犯錯后,父母一定要旗幟鮮明,保持高度一致,形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共同努力,讓孩子能正視自己所犯的錯誤并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錯誤。

      六、批評孩子之后要給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

        孩子犯錯后,情緒往往會比較低落,心情往往也會受到影響,父母在批評孩子后,應及時給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以從語言上來安慰孩子,比如說些“沒關系,知道錯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自己會知道怎么做”、“爸爸媽媽也有犯錯的時候,重新再來”之類的話;也可以從行動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們的手,拍拍他們的肩,或給他們一個微笑,一個擁抱等等, 這樣就會讓孩子感到,雖然他們犯了錯,但家長還是愛他們的,也還是信任他們的,他們會對家長充滿感激,也會對自己充滿自信。

      不同年齡批評方式不同

        批評孩子除了掌握以上的技巧,結合孩子的年齡也是很重要的,同樣的事,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好的批評方法也是不同的。

      2歲以下,不主張直接批評

        桌上一杯溫開水,被寶寶一不小心碰到了,這時候,任何形式的批評和緊張,例如“怎么這么不小心”、“燙到?jīng)]”都是不適合的。最好的做法是,把孩子抱開,收拾好桌面, 父母提供一個安全環(huán)境,為孩子的不小心犯錯負責。

      3-5歲,直接告訴孩子結果

        讓孩子自己體會行為的后果,分兩種情況,一是像打碎杯子之類的小事,你可以告訴他,“看,杯子碎了?!倍硗庖环N情況是人際之間的糾紛,比如孩子和小朋友打架了,你可以告訴他,“被打是會痛的?!?對三到五歲的孩子,批評時最好不要以正確或錯誤作為唯一評價標準,讓孩子給自己打上“我很壞”、“我就是不會做事”的標簽。

      6歲到小學期間,適當懲罰

        6歲后的孩子犯錯時,適當?shù)膽土P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提前約定規(guī)則。比如,孩子上同學家玩,你跟他約定好,“6點回來吃飯,如果沒回來,星期六就不可以出去了?!比绻⒆右粋€沒忍住貪玩回來晚了,告訴他事先說好的懲罰,“好吧,這個星期六不出去了?!辈灰獩]講好任何規(guī)則,事后就直接懲罰孩子。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關注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官方微博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在線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閩南網(wǎng)是由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0

      閩南網(wǎng)擁有閩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閩南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