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嬰兒難免有受傷的時候,這個時候媽媽們光心疼是沒用的。一個細心的媽媽會早早地準備好一個嬰兒專用的急救箱。讓我們來看看專業(yè)的兒科醫(yī)生會列出怎樣的醫(yī)藥箱清單呢。
你家里有個醫(yī)藥箱嗎?醫(yī)藥箱里有什么?除了爸爸媽媽用的藥,寶寶的藥物又有什么呢?寶寶難免有受傷的時候,這時,一個幼兒專用的急救箱就顯得非常重要。你家的藥箱,是把它視作生活的必需品呢,還是只是因為先前吃剩下了,就留著備作他用呢?
在家常備藥
保濕劑:輕微的異位性皮炎只要做好保濕就會變好。
退燒藥:美林或泰若林。因為這幾種藥均是橙汁味,口感很好,小孩喜歡喝,家長應(yīng)將藥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小孩過量誤吃引起中毒。
爐甘石乳液:出汗、被蚊蟲叮咬、生水痘時使用。可以止癢。
電解質(zhì)保濕劑:防止脫水,藥粉用水沖服。到醫(yī)藥專賣店開處方購買。
艾洛松:可以預防尿布感染和輕微的濕疹。
眼藥膏:鼻涕多,鼻腔潰爛時或臉上有傷時使用。患結(jié)膜炎時也可涂抹眼睛上。
洋柑菊香氛護理油:可用作常備藥。夏天時在電子蚊香爐中滴入幾滴可達到防蟲效果。外出時媽媽用手將一滴涂抹到孩子的胳膊、腿等部位上可以防蚊。洗澡時在水中滴入幾滴同樣可以達到防蟲效果。此外還有鎮(zhèn)定、愈合傷口、止癢等作用。
體溫計:主要是用水銀溫度計。耳式溫度計因為可以兩秒內(nèi)測定體溫也可以備用。但要注意外出時不要使用
吸鼻器:去除鼻屎。
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或去除鼻屎時用。
滅菌紗布:給肚臍消毒、清洗傷口、眼屎時使用。
濕巾:當孩子臉上有傷口的時候,我一般不給它消毒或者涂抹藥膏,而是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后,給孩子敷上濕巾。這樣不僅不會殘留傷疤,而且孩子的手還碰不到,從而可以很好地保護傷口。
按摩油:和礦物質(zhì)提取的油相比,植物性油沒有副作用,保濕效果更好。
防曬霜:出生6個月以上必需。
喂藥器:給孩子喂藥時必需。
棉棒:清除鼻屎、涂抹藥膏、清洗耳內(nèi)時需要
可選擇類藥品
綠藥膏:主要用作消炎止癢??捎糜谀虿几腥?、曬傷、濕疹等皮膚性疾病。
退燒栓劑:發(fā)燒時孩子嘔吐、無法喂藥時使用。
功能肽-Fe:預防貧血。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6個月大后鐵質(zhì)補充不夠時喂服。
清腸劑:腹瀉時,便秘不嚴重時可暫時使用。
百草糖漿:在消化不良或進食過多時使用,但一周歲前不要使用。
急支糖漿:咳嗽有痰時要及時治療,在節(jié)假日或深夜咳嗽嚴重時可服用糖漿。
花露水:夏天去野外時要備用
家醫(yī)建議:
先確認下這些藥有沒有過期,再去附近的藥店確認下用法和用量。
保管藥箱兩原則:避光和干燥。
濕氣和日曬都會破壞藥效,因此在濕氣大的浴室里置放藥品是大忌。藥品不要放在不密封的櫥柜里,而應(yīng)放到遮蔽陽光的不透明的容器內(nèi)。而且,藥品外的包裝盒也不要扔掉,最好在上面寫上藥的名字、服用方法、在何種癥狀下使用、開瓶日期、有效期等。藥品要放到兒童不能觸及的地方。因為很多粗心的媽媽把藥品放到了孩子能碰到的地方,因為懵懂無知,很多孩子在看到后出于好玩大量誤服而造成難以想像的后果。
在夏天,透明色的糖漿沖劑或者藥膏放到冰箱的冷藏室儲存比較好。
栓劑在體溫(35~37度)會融化,所以要避忌光線或溫熱的器具,置于清涼的地方。一般說來,放置于冰箱內(nèi)保管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