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消息,在以“新政之后·如何開始”為主題的2016億邦跨境電子商務峰會上,歐速通國際物流聯合創(chuàng)始人、總經理李威發(fā)表了題目為《大評測:全面比較最優(yōu)成本的綜合進口方式》的演講。她認為,相比于海外倉,更適合跨境電商的物流方式應該是直發(fā),海外倉只是其中一個輔助部分。
李威對此進行進一步說明,將出貨準備前置到供貨端、前置到海外辦公室,如果能夠提供海外上門取貨,不需要一個“倉”,只是一個“點”就可以完成發(fā)貨需求。同時,也可節(jié)約成本?!啊畟}’用得好是‘留’,用得不好就是‘流’?!崩钔f道。同時,“稅”和“法”是海外倉的兩大陷阱。
李威提出兩點建議:
1、如果產品品類或者是新品尚不具備進入條件的話,價值相對高的貨品,小規(guī)模的運營商比較適用于“本土取件+直郵”,低價值產品適合直遞。大規(guī)模電商可以加入海外倉,并適當考慮支持海外出口退稅。
2、如果產品品類是可以達到這種目前的進口準入的許可,BBC模式已經是性價比最高的模式,可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優(yōu)化。
據了解,此次會議由億邦動力網主辦,思路網協辦。會議圍繞4月8日正式實施的跨境電商新政展開,分別就“拼格局”、“拼戰(zhàn)略”、“拼能力”和“拼機會”等內容進行討論,詮釋了“唯有血拼是唯一的出路”這一主題。會議還設立了跨境電商進口、出口兩大分論壇,探討了2016年跨境電商行業(yè)的新格局。
歐速通國際物流聯合創(chuàng)始人、總經理李威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jié),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以下為歐速通國際物流聯合創(chuàng)始人、總經理李威的演講實錄:
歐速通是我們新創(chuàng)辦的公司,是郵政體系里原來比利時郵政的高管團隊、境外的同我們一起成立的公司,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多年積累的一些歐洲本土的物流資源和中國的電商和中國的同業(yè)合作伙伴進行對接。
先談談成本。這是我個人的總結,我把物流成本拿出來,分成兩塊:一是“物”產生的成本,比如說采購成本、倉儲成本、包裝成本;二是為了激發(fā)“物”的流動,必須要配置的短駁、干線、相應的手續(xù)費用,這個部分產生的費用一般正規(guī)的報價單會顯示。
“人”、“法”、“系統”,這是最核心的成本,才會決定物流運營本身的操作水平,最終影響你的物流成本。
新政出來以后,很多人問我說趕快給我找一個海外倉,要不然下一步沒有辦法做了?;卮疬@個問題之前,我想問大家?guī)讉€問題,你為什么做海外倉?很多人回答因為新政下來了,必須要做海外直發(fā),沒有倉怎么發(fā)?其實海外倉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應該說大概在8年前出口電商就開始熱烈的討論海外倉的問題了。我建議大家可以參考出口電商整個對海外倉的發(fā)展軌跡,應該說直到今天,你再去問出口電商海外倉還是你的發(fā)展爆發(fā)點嗎?不再是了,為什么?所有的假設的前提泡沫已經破滅了,問題都出現了,原來想象要達到的目的最終是否達成了?除了亞馬遜的海外倉我們另當別論,一般的出口電商目前已經完全承認海外倉絕對不是他們成本考量的因素,也不是他們市場進入的一個因素,更多的是一些特殊品類的運送要求以及為了配合歐美成熟市場,為了達到他們的靜默期才設置的海外倉。
所以,從跨境電商的角度上,最適合你們的物流方式應該是直發(fā),海外倉只是其中一個輔助部分,進口電商的成長其實時間還不長,所以大家目前剛剛談到“倉”的問題,其實說到“倉”,大家說沒有倉沒有辦法發(fā)貨,沒有辦法打訂單,有了“倉”才能省錢。如果一個物流商和你談這個事情,會告訴你們一個事兒,你們現在談的“新歡”,多少年前是我們的“舊愛”,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倉”在里面扮演的角色的痛苦。如果將你的出貨準備前置到你的供貨端、前置到海外辦公室,如果能夠提供海外上門取貨不需要一個“倉”,只是一個“點”就可以完成發(fā)貨需求。同時,為了成本節(jié)約,從純電商角度很難達到從國倉降低物流成本。如果搭配相應的在海外成立一些法人機構,可以支持出口退稅,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不是說有“倉”才能夠退稅,取決于另外的法律實體的安排。
“倉”還有一個陷阱,如果一定要用,用第三方還是自建?我覺得請考量我現在給的一些友情提示,“倉”用得好是“留”,用得不好就是“流”。這就是在物流企業(yè)里對“倉”非常慎重的原因,因為倉庫是非常重資產的投入,同時也是相對來說人員素質、管理環(huán)節(jié)和對于系統要求非常高的。你們現在用的海外倉的系統能做實時盤點嗎?是不是還是需要一周關兩天們進行盤活?能不能做到先進先出?這是都是很現實的問題。物流部門和電商部門的協調,這些都是避不開的坎兒。
談到海外倉,人在海外最怕的是什么?“稅”和“法”。他們不像表面的那么簡單,因為靠你落地的合作伙伴以及在海外建倉時支持的人員來實現的。
這兩個“陷阱”給大家一點友情提示,無論是自建還是使用第三方的時候,我建議你們要考慮這兩個因素,去搞清楚他靠什么能夠繞開這兩個坎兒。同時,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定期進行相應的成本匯總,去看看你到底花了多少錢,去看看轉運水平到底有多高,去看看“倉”能不能為你省錢,去看看“倉”到底能不能使你發(fā)揮更快。歐速通的海外直郵我們可以做到從發(fā)貨到中國端收貨平均5.9天,海外直遞3.3天,這種前提下“倉”的概念完全可以弱化為一個“點”。
歐速通的兩大海外投資方:一是歐洲市場上具有多年運營強大的直郵和直遞終端投遞網絡;二是老牌的專門做倉儲跨車干線網絡的集團。應該說和國內眾多同行相比,我們更有資源去談“倉”。但是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從我們十多年看到的一些情況,我們發(fā)現電商絕大多數不是死在物流商,是死在庫存上,死在因為庫存周轉造成資金鏈斷裂,所以用倉慎而又慎,如果一個物流商可以把它相對的服務流程點對點做到一個可控的范圍,其實能做直發(fā),更適合廣大的跨境電商物流,這是我們和一般貿易商的核心區(qū)別。
我談下一個熱點話題——海外直郵。
今天所有會議的主題大家已經意識到一個問題,以前進口電商理論上來講基本上靠BBC這種保稅倉的模式進行,但是實際上從整個跨境電商的角度來講,如果作為一個常態(tài),坦白來講它應該之一個補充,因為跨境電商物流,我個人認為它要支撐的是一個碎片化的電商市場的需求,碎片化的電商市場要求電商做長尾化的產品以及品質化的服務,這些是要求一個輕資產,而不是一個重資產,最適合支持輕資產,最適合更多品類及時上架,及時銷售的應該是海外直郵。
大家知道,我們現在的跨境試點城市里,無論是集貨模式和自人自用對產品有一些備案流程,這些對于電商的“快”是很難支持到的,常規(guī)品類還可以,但是對于新品一定要靠海外直郵。
我做郵政員工16年,對“郵”這個字特別敏感,在中國郵政是專營的,什么叫做直郵?只有郵局發(fā)貨、郵局收貨,通過萬國郵聯的渠道傳送數據,由郵政進行清關才叫直郵。直郵以個人自用核心,受《國際法》保護,是正規(guī)的渠道,永遠不是“灰關”。直遞是基于商業(yè)行為做一些適當調整的直接進入模式,這兩個是最核心的區(qū)別,也就是說國家在進行相應的監(jiān)管的時候,其實是遵循這兩條路。大家可以得到一個很重要的信息,直郵這條路永遠會通的。
億邦要求我們提供干貨,我給大家一些建議,如果新政真的落實了,我要采取海外直發(fā)的形式,應該怎么做,先回答我個問題:
第一,你的品類是否有進入許可?
第二,你的客單價比較高還是比較低?
第三,你的運營規(guī)模在目前或者未來3-6個月是什么狀態(tài)?
如果在新政實施后,你的產品品類或者是新品尚不具備進入條件的話,如果是相對的高價值的貨品,小規(guī)模的運營商比較適用于“本土取件+直郵”,低價值產品適合直遞。大規(guī)模電商可以加入海外倉,但是最重要的目的前期投入成本非常高,風險也很大,可以適當考慮支持海外出口退稅。如果你的品類是可以達到這種目前的進口準入的許可,我們建議現在的模式是一種非常好的模式,BBC模式已經是性價比最高的模式,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行進一步優(yōu)化,要充分考慮海外直郵、海外直發(fā)涵蓋的直郵和直遞不同模式下給你帶來的整個運營成本和風險的降低,包括一些大的電商,在一些高值貨品上基于2萬人民幣一年消費配額的考慮,可以考慮海外直發(fā)的模式。
最后,我給大家一些從物流方面的友情提示:
新政對于我們帶來的挑戰(zhàn)從表面上看好像是物流模式上的問題,但是我個人認為不是的,它其實真正拷問的是跨境進口電商究竟這種生存模式還可以繼續(xù)嗎?通過對新政的解讀,我個人的判斷是國家已經很明確的指出跨境電商回歸一般貿易的監(jiān)管,所以它其實是一般貿易。但是我們跟傳統的一般貿易上是有很核心的區(qū)別,我們的生存空間不一樣,我們是B2C,B2C和B2B有很大優(yōu)勢,比如兩端延展非常高,我們無論從產品的渠道端、供應鏈端,到客戶的粘度,同時可以支持擴展價值的實現,可以吸引資本進入。所以我們要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把這個新的業(yè)態(tài)進行下去,同時要回歸到“商”的本質,“商”的本質是什么?是運營,是產品端的深挖,渠道的深挖,如何通過人員素質提升、內部管理達到更好的客戶體驗。
我們如何平穩(wěn)過渡,要專注,借力,我們怎么關注你們要做的最核心的競爭力的東西,借力第三方正規(guī)的合作商,包括物流商,通過他們解決邊緣性問題。物流的痛點在于專業(yè)化的運營,要看他和你匹配不匹配。
我堅信跨境電商最起碼還有10年蓬勃發(fā)展的坦途,為什么?它是一個新的業(yè)態(tài),大勢形勢不可避免,物流、包括政策不會是你的節(jié)點,這次新政出來我個人判斷它是一個讓大家重新回到跑道,對于一些已經剛剛入行的電商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物流不會成為你們的痛點,因為我們這些很成熟的物流商可以把你們的貨在7天之內從國外平平安安運到國內,保稅倉可以有它的新生,政府一定會支持這樣的發(fā)展。歐速通會為你們的再創(chuàng)輝煌提供助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