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搟面杖做手工面大家應該不稀奇,但是如果告訴大家有人用屁股搟面,大家是不是感到很稀奇?這不,蓬華鎮(zhèn)就有這么一個手工面達人,天天屁股騎在一根杠子上做面條,而且做的面條特別有筋道、好吃。每天有很多食客慕名而來,上百斤面條不到中午就被一掃而光,場面不亞于慶豐包子。
昨日,記者走進蓬華鎮(zhèn)蓬島村農貿市場,一睹這位手工面達人風采。
【獨特】用屁股騎出來的面條
“快看,快看,那是什么,真有意思!”正當記者要詢問路人金星手工面的位置時,忽然旁邊一名小朋友興奮地叫起來。
記者循聲望去,只見在一間手工面店門口,一名男子正騎在一根杠子上上下跳動,就像是在騎木馬。杠子長約1.2米,有碗口般粗,一端套進案板上的木制橫桿里,另一端則騎在男子的胯下。杠子下放著一大塊面團,男子一邊跳動,一邊以凹槽為中心,左右不停地搟壓面團。幾個來回,一大塊面團就被壓成扁條形。
據該男子介紹,他叫郭金星,今年49歲,是這家金星手工面的老板,18歲起就開始做手工面,結婚后和妻子陳美芳一起開了這家面館,至今已有20多年了。
“我們這里俗話都管這個面叫屁股面,意思是屁股騎著做出來的面。”郭金星告訴記者,這種手工面是蓬華的傳統(tǒng)特色美食,據說起源于清朝,以前幾乎每家都會制作,但隨著經濟發(fā)展,傳統(tǒng)工藝漸漸被遺忘,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做了。
【制作】搟面工具與眾不同
“我們家祖輩都在經營自制手工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所以久吃不衰?!惫鹦钦f,手工面可謂物美價廉,一斤生面才3元,一碗煮好的面也不過10元。正常每天會賣出100多斤,過年期間每天會賣出近500斤。
“這種面制作工序不同于其他面條,首先是和面,我們是用上等面粉和面堿,用溫水和鹽攪拌,揉成面團?!惫鹦沁吔榻B邊將材料放入一口大鐵鍋,來回揉搓?!叭嗝嬉灿兄v究,力道要大,放的面粉不能太多,一般每次20斤左右,多了揉不上勁。”
面團成型后,就開始他們最有特色的搟面了。
“我們的搟面工具都是特制的,包括搟面桌和大搟面杠子,是外面買不到的?!标惷婪颊f,搟面桌是他們自己做的,而搟面杠子是她從娘家?guī)淼模謭怨獭?/P>
記者仔細觀察,發(fā)現這張桌子的確有點與眾不同,桌面厚達七八厘米,上方多了道橫桿,用來抵住搟面棍;桌底下壓滿大石頭,防止跳動時桌子不穩(wěn)。
【搟面】每天要跳上千次
記者現場坐在搟面杠子上試了下,結果發(fā)現根本跳不起來,一不小心,差點摔在地上。
“要注意保持平衡,而且搟面不能光靠蠻力,要用力均勻,這樣面皮才會有筋道。”說話間,郭金星已將揉好的面團放上搟面桌,支起搟面杖開始跳動。不到10分鐘,他的額頭上已沁出滴滴汗水。
“搟這屁股面,可不是輕松活,20斤的面得來回搟數十下,制作100斤面條,每天要跳上千次?!痹谝慌缘年惷婪颊f,當初她跟丈夫學了好久,才學會這門技術。
面片搟好后,接下來還有一個關鍵工序就是切面?!扒忻嬉欢ㄒ毿?,厚薄一致?!惫鹦菍{好的面皮按10厘米左右的寬度來回摞折,隨后操起一把菜刀,準備將面皮切成細絲。
菜刀起落之間,一根根又細又長的面條“誕生”了?!懊鏃l都是連續(xù)的,最長一條可達兩三米。”郭金星提起剛做好的面條說,為了吃的時候方便,煮的時候一般都切成十幾厘米長。
隨后,郭金星將面條放入鍋中,舀上湯水和各種調料,不一會就做好了。記者嘗了嘗,十分爽口筋道。(記者 林航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