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巖城天氣反復,時而狂風暴雨,時而烈日酷暑,在濕熱交替中,不少市民患上了胃腸道疾病和中暑等夏季病。6月2日,記者從龍巖第一醫(yī)院急診科了解到,隨著三伏天的到來,患夏季病的病人將越來越多,根據(jù)往年規(guī)律,一天急診可達五六十人。因此,濕熱天氣如何防疾,急診科副主任醫(yī)師鐘榮榮為市民“支招”。
“夏天氣溫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汗液蒸發(fā)為主,水分及鈉、鉀、鎂等礦物質(zhì)隨之流失,我們會變得無精打采,疲憊不堪。”鐘醫(yī)師說,這容易誘發(fā)胃腸炎、呼吸道感染、中署等常見病。
由于天氣熱時人容易出汗丟失鹽分,間接引起胃酸合成減少,人的消化功能有所下降,進食減少,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胃腸炎。宜進食健脾利尿、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比如莧菜、扁豆、冬瓜、薏仁、綠豆、西瓜翠衣等,多吃湯類,少吃辛辣、煎炸、生冷、甜點等食物,而冰箱內(nèi)的食物不宜放置時間過長,防止腐壞變質(zhì),同時還要注意少飲酒。在食用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食物時,最好在烹調(diào)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寒涼性質(zhì)。
如何預防呼吸道感染?鐘醫(yī)師介紹,最近濕熱的天氣,可能導致房間內(nèi)濕氣重,建議經(jīng)常開窗通風,多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帶走濕氣。地板濕了,立即拖干,免得濕氣滯留。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可以打開風扇、空調(diào),借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市民運動時宜選擇寬松、易透氣、易吸汗的衣物,在大量運動出汗后要勤換衣物,以減少病菌孳生。淋雨后要及時換上干衣服。洗頭時,千萬不要用了洗發(fā)精后濕頭發(fā)按摩,這樣會使?jié)駳膺M入頭皮。而且不要貪涼睡地板,由于空氣中水分下降,導致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市民體內(nèi)造成四肢酸痛。
人們在室外工作時間長,容易出現(xiàn)中暑的癥狀。原因是,天氣炎熱時,人們的汗腺開放、毛孔打開,如果突然給予冷刺激,如吹空調(diào),毛孔一下子全部閉塞,忽熱驟寒,機體一時調(diào)節(jié)不過來,于是就會出現(xiàn)中暑的癥狀。想要防止中暑,鐘醫(yī)師說,可以多吃哈密瓜、漿果、菠菜等食物,也可以通過飲用運動型飲料,補充有價值的礦物質(zhì)。
“哈密瓜含有豐富的鉀,是西瓜的三倍,而瓜瓤的橙黃色源于胡蘿卜素,這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可以幫助大家抵抗烈日危害。”鐘醫(yī)師解釋,葡萄、香蕉、番茄、柑橘等常見的漿果類水果,富含與阿司匹林成分相近的物質(zhì),可起到消炎作用,能有效減輕日灼帶來的傷害,它們還是抗氧化劑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而多葉的菠菜富含水分和大量的鎂,菠菜的綠色來自于葉黃素,是一種能保護皮膚和眼睛免受烈日危害的抗氧化劑。(記者 王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