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中新海潮
閩南網1月11日訊 隨著近日臺灣知名餐廳“太麻里白沙灣”被曝回收剩余食物給大陸游客食用,赴臺游火熱背后的一些亂象再度引發(fā)關注。
據悉,臺灣交通部門4月起將嚴格管控赴臺大陸游客人數(shù),每日發(fā)出入臺證不得超過5840張。且環(huán)臺8天游至少需入住星級旅館2天,前往珠寶、玉石、鐘表等高單價商品購物店不得超過2個,且每店停留時間不得超過50分鐘,以確保陸客游臺質量。
旅游團變“購物團”
導游收入通常要靠購物回扣(抽傭),在阿里山等地,“陸客休息站”大行其道。這種店不接待本地人,價格明顯偏高。
有福建游客反映,游臺8天,從第一天買到第七天,什么寶石、茶葉、鳳梨酥、香煙、各式伴手禮塞滿兩箱,價格較高。而一位大陸游客于2012年6月在高雄以54萬元新臺幣的價格購買了一塊鉆石,回大陸后鑒定發(fā)現(xiàn)鉆石凈度與賣家所稱不符。
旅游交通頻出事故
2012年7月7日,一輛滿載大陸游客的游覽車在前往日月潭途中,左后輪爆胎,失控撞擊護欄后翻覆,造成1人死亡、39人受傷。臺灣地形復雜,氣候多變,易生意外。
旅游接待連出問題
2012年7月16日,曾受陸客熱捧的臺灣高雄知名老店“大牛牛肉面”,被舉報將客人吃剩的牛肉面、小菜回收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