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guān)銀行的糗事接連不斷地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而且越來越新鮮、越來越離奇。且舉近幾天媒體報道的三個事例。
第一,5年前,寧波市民楊先生的一張銀行卡莫名其妙產(chǎn)生了5分錢欠款,5年下來,超限費、滯納金、利息已經(jīng)滾到694.96元,楊先生因此被列入銀行的不良信用顧客名單。第二,深圳市民邱先生拿著9.8萬元到銀行存款,一名柜員點過后,告訴邱先生只有8.8萬元。邱先生提出查看監(jiān)控錄像,銀行不允,邱先生報警,最后得以查看錄像,立即很清晰地看到有一捆錢從柜臺上掉下去。第三,新華社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一些銀行借“換芯”之機強行要求持卡人開辦新卡,繳納開卡費和年費。
再窮的人,也不可能拖欠銀行5分錢不還,5分錢5年滾至694.96元,漲了13898.2倍,每年漲2779.64倍!這恐怕是全世界利率最高的高利貸。邱先生存錢時憑空少了1萬元,銀行柜員難免出錯,問題是,銀行出錯后連監(jiān)控錄像都不讓看,銀行的所作所為無異于侮辱客戶的智商。銀行卡常遭克隆、盜刷,說明銀行卡保密技術(shù)不過關(guān),銀行為客戶免費“換芯”理所應(yīng)當(dāng)??墒牵y行沒有忘記趁機撈錢,據(jù)記者計算,光是廣東工商銀行就可“創(chuàng)收”5億多元。
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yè)銀行,讓我說你什么好呢?高高在上、唯利是圖、將客戶利益和自身誠信拋諸腦后,一些銀行哪里配得上“國有”之名!
最近還有一條與銀行有關(guān)的新聞:央行新版?zhèn)€人征信報告上線,市民個人信用污點的封存時間縮短,只保留5年。很多民眾并不領(lǐng)情,反而追問銀行自身有多少不誠信記錄。是的,銀行的手電筒不能只照別人,也要照照自己,看看自己有多少信用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