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眾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職業(yè)”排行中,公務員、政府官員、教師等相對穩(wěn)定的職業(yè)占據了排行榜最前面的位置,接下來是藝術家、高管、自由職業(yè)者、金融工作者、演員、飛行員、創(chuàng)業(yè)者等高收入職業(yè),而快遞員、房屋中介、司機、保姆、礦工則在排行榜中處于末端位置。(11月9日《重慶晨報》)
雖然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公眾覺得公務員最幸福,為什么公務員最幸福,公務員工作穩(wěn)定、社會地位高,公務員吃的是“皇糧”、旱澇保收,每年的百萬大軍參加“國考”,也從側面證明,公務員對求職者來說,吸引力可見一斑。
現(xiàn)如今就業(yè)的壓力比較突出,公務員作為一個職業(yè),穩(wěn)定性高,加之傳統(tǒng)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在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的雙重壓力下,使得公務員自然而然變成了“香餑餑”。
一個人是否覺得自己幸福的主觀性因素比較大,幸福與職業(yè)無關,但在潛意識中,好的職業(yè)為幸福提供了物質基礎。在普通人心目中,公務員就是一個好的職業(yè),無疑公眾將更多的幸福感附加在他們身上。
公務員猶如圍城,是否最幸福,無疑要問問他們自己,恐怕現(xiàn)實與公眾的期望或多或少存在差距。特別是部分在基層工作的公務員,也許他們不僅不認為自己幸福,恐怕還會有所抱怨。在轉型期的當下,各種矛盾集中爆發(fā),基層公務員面臨著維穩(wěn)、發(fā)展的雙重壓力,既有上級考核,又有群眾期待,還有對未來事業(yè)的期望等等,壓力自然不小?!度嗣裾搲冯s志曾對全國各地一百多名官員心理健康問題進行的調查顯示,80%以上的官員,特別是基層官員普遍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中國公職人員健康白皮書》披露,領導崗位公職人員的體檢異常率高達98.5%,可見,公務員并不認為自己很幸福。
在當今的時代,幸福的話題很吸引人的眼球,從央視“你幸福嗎”開始,到多地提出要建設幸福城市,現(xiàn)在調查得出公務員最幸福,幸福的話題不斷,也反映了人民對幸福的期許。
作為人民的公仆,公務員也沒有叫苦的理由,無論是“真幸福”還是“被幸福”,至少在公眾眼中都認為公務員是幸福的。“最幸福的公務員”是期望,更多的是鞭策,只有公眾切身感受到幸福,公務員才會真幸福,只有人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公務員才不會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