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車展上的比基尼女童,已經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議論。輿論普遍譴責車展主辦方唯利是圖、家長缺乏正確的教育理念,并呼吁對兒童出席類似活動進行限制。在這些聲音里面,我們聽到了公眾對兒童保護的拳拳之心。但是,還有一種傷害,正是來自熱議的公眾本身。
在車展這樣的場合之中,充當“車?!钡膬和埠统赡耆艘粯幼兂闪讼M品,變成了吸引眼球的工具,這正是我們要制止孩子出現(xiàn)在車展的原因。網友們不斷地轉發(fā),無意中成全了車展主辦者的目的。因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發(fā)表文字進行譴責而不轉發(fā)相關圖片。這樣既可以產生圍觀的力量,也可以保護好孩子。然而,圖片在網絡的瘋狂轉發(fā),早已失去保護孩子的好意,變成了純粹獵奇。
圍觀會產生力量,但切勿忘記力量有可能帶來傷害。年前深圳保安隊長入室強奸民婦案的媒體報道過程中,媒體表現(xiàn)得過度好奇。一些記者為了挖掘出“猛料”而不顧當事者的感受,違背了新聞準則,違背了社會公德。業(yè)界已經進行了自我反思,但網絡輿論顯然還缺乏這樣的自覺和能力,無節(jié)制的獵奇心態(tài),依然在泛濫。譬如有些新聞涉及血腥、暴力的場面,不宜進行廣泛傳播。紙面媒體會注意進行處理或采用較為平和為人所能接受的圖片,而網友們則傾向于采用越富于刺激性越好的場面。須知,在網絡上,不僅有成年人,還有不少青少年乃至兒童,那些極具沖擊性的場面無疑會對他們產生不良影響。
因此,在面對類似的事件時,網民們應該適當控制自己的好奇心,停止按下“轉發(fā)”。網絡是個較為寬松的公共平臺,除非觸犯法律,否則行動難受控制。因此,在上面有太多灰色的不道德卻不觸犯法律的行為。我們不能夠因為有著馬甲作為掩蓋,而放松自己應負的道德責任。古人云:君子不欺暗室。每個網民,既然希望網絡能夠給我們的社會帶來正面的力量,就應該自動自覺地肩負起維護網絡安全、干凈環(huán)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