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中的紅衛(wèi)兵宋彬彬12日回母校道歉,這是繼去年陳毅元帥之子陳小魯?shù)狼负螅砷_國上將宋任窮之女發(fā)起的又一懺悔行動。宋彬彬和陳小魯?shù)牡狼付际莻€人行為,他們年事漸高,屬于“退出江湖”的一代,但他們的道歉卻激起輿論強烈反響,社會再向他們伸出話筒。
陳、宋的道歉顯然具有現(xiàn)實意義。當前中國思想領域十分活躍,社會快速轉型帶給公眾種種困惑,陳、宋公開為自己文革時期的行為道歉,這從意外角度提供了直面重大困惑的爭論點。
中國官方早已將文革定性為“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由官方做引導,上世紀80年代中國全社會對文革進行了深刻反思。改革開放可以說就是黨和國家以實際行動全面否定文革的過程。由于十年浩劫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是災難性的,并且制造了大量冤假錯案,中國主流社會全面否定文革的態(tài)度非常堅決、穩(wěn)定,文革在中國已經(jīng)屬于翻過去的一頁。
但“文革”一詞最近幾年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它重新提供了寬闊的爭論面,導致一些出乎意料的發(fā)酵。
首先出現(xiàn)一批公開為文革唱好的人,他們雖然人數(shù)很少,而且大多處在社會邊緣,但這在過去不可思議。有人認為這是中國社會“左傾”的重要動向,還有人認為這是社會多元化的正常漣漪,就像現(xiàn)在有人公開否定中國現(xiàn)行政治制度、反對共產(chǎn)黨領導一樣,各種極端聲音都能在今天的中國輿論場找到一塊陣地,或者一個自娛自樂的角落。
二是中國輿論場這幾年洶涌激烈,文革時代流行的貼大字報、造謠誹謗和人身攻擊等惡劣做法“陰魂不死”,在互聯(lián)網(wǎng)充分自由的環(huán)境下得以復活。這刺激了很多人對社會可能重蹈覆轍的擔心,但也有一些人認為這一切屬于民主,或者強調只要目的是發(fā)展民主,包括造謠等對現(xiàn)秩序的打破都是可以原諒的。
還有一些人無視國家已對文革定性的事實,要求黨和政府出面為文革道歉。文革中的受害者有大量黨員干部,少數(shù)“造反派”文革一結束就受到清算,黨群那10年回頭看是“同呼吸共命運”的,并不存在涇渭分明的加害者和受害者分野。上世紀80年代全社會一起反思,這比當時搞出一個大道歉,針對性更準確,也更具有建設性。
文革挺臭的,但當時的一些做法似乎不像上世紀80年代那樣臭了,其中有些還受到變相推崇,貼上新的標簽,而且如今爭論的雙方經(jīng)?;ブ甘恰拔母锱伞保艿胶M獾囊恍┤擞绕湎矚g用文革時期的大字報語言,圍繞“文革”有很多亂象的翻新,可謂剪不斷理還亂。
這一切需要得到厘清,陳、宋等人以個人名義勇敢地站出來,為文革時期的所作所為道歉,向社會提供了將個人與文革的關系掰開揉碎的機會。文革是毛澤東晚年的錯誤,是從上到下的集體錯誤,但也在每個層面包含了大量個人的不光彩。個人的操守如何在“亂世”得到堅持,這同樣是中國社會需要認真補救的一課。
文革是一個時代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絕大多數(shù)人共同分擔了那一時代痛苦,也或多或少同那個錯誤有份。作為政治路線,文革已被清算,它其實也是最容易做的部分。而它所暴露的人性的問題,或許更值得長久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