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7月1日訊 晏某把租戶租金卷跑了,房東黃大姐沒收到錢,和租戶鬧了半年多,報警10多次,還差點打起來。房東埋怨,不交租金還繼續(xù)住著,一度斷電伺候;租戶則住得窩心,白白交了錢,有理說不出。
漸漸地,這對矛盾成了死結(jié),剪不斷理還亂。為解開這個結(jié),鯉城公安臨江派出所的社區(qū)民警小王走訪了10多次,費了一番口舌,終于把雙方說通了。
事情過去一個月,所里再沒接到雙方的報警。昨天,小王在轄區(qū)走訪時,偶遇了黃大姐,她還和小王道謝問好呢,小王半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了。
房東剪斷電線 租客無奈要打架
臨江街道,有棟五層高的小樓,一樓是店鋪,二、三樓租給散客,四樓和五樓租給一個公司,做集體宿舍。早先,小樓的房東把房子承包給晏某。去年,晏某又將整棟樓轉(zhuǎn)包給黃大姐,他們約定,集體宿舍的租金晏某收,再轉(zhuǎn)給黃大姐,其他樓層的租金黃大姐自己收。
可誰知,去年10月開始,晏某聯(lián)系不上了。這季度租金,黃大姐沒收到。于是,她找上該公司后勤人員小英,“我把錢轉(zhuǎn)給晏某了,怎么還要交錢?”小英很詫異。
黃大姐傻眼了。她輾轉(zhuǎn)了解到,晏某因生意虧本跑路。消失前,他還曾叫小英提前交1年的租金,給她折扣。小英沒答應(yīng)。
“有人不交租金,還繼續(xù)住著!”去年11月,黃大姐第一次報警。民警說,這是合同糾紛,可到法院起訴維權(quán)。
日子一天天過去,黃大姐和集體宿舍的沖突越來越激烈。
今年3月,黃大姐把集體宿舍的電線剪斷了。二三十個年輕人把她約來,有的掄起袖子,準(zhǔn)備討說法。黃女士再次報警。
民警走訪10多天 化干戈為玉帛
民警趕到時,黃大姐被二三十人圍在中間。雙方?jīng)]動手,但罵聲一聲比一聲高。民警趕緊勸開雙方。一個月后,黃大姐氣不過,叫了10多個親朋,沖到集體宿舍,想把員工轟出去。員工們報警。
“哎,報警10多次,每次都治標(biāo)不治本。”糾紛引起所領(lǐng)導(dǎo)的注意,最終,社區(qū)民警小王接下這個案子,費了一番腦筋。
“表面上看,雙方都吃了啞巴虧,房東沒拿到錢,租客確實交了錢。”小王算了算,租房的押金和租金,加起來一萬多元,都被晏某卷走了。
小王多次和黃大姐聊,也找到租住宿舍的公司領(lǐng)導(dǎo),走訪10多天,讓雙方穩(wěn)定了情緒,再介入調(diào)解。
小王分析,雙方不讓步,因為都不想吃虧。但是,如果員工真的集體搬出,黃大姐一時很難找到20個零散租戶。而公司呢,一時間找到價格和地點合適的宿舍安頓員工,也不容易,這就兩敗俱傷。
經(jīng)小王幾番游說,今年5月中旬,黃大姐和小英終于愿意來派出所碰頭。小王告訴他們,此事雙方都有疏忽,雙方若要維權(quán),都可以向法院起訴晏某。關(guān)鍵是,怎么解決當(dāng)下問題,才能止損。
經(jīng)調(diào)解,雙方重新簽訂租賃合同,小英支付一半原定押金,租金略微上浮,向黃大姐續(xù)租,并補交上半年租金。雙方在調(diào)解書上簽了字。(海都記者 陳瑩鈺 通訊員 李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