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引導未成年人認識自己和異性的身體,對未成年人進行性防護安全教育一直社會關(guān)注的熱點問題。9月14日,通政中心小學志愿講師林芯宇老師給孩子們帶來深刻的一堂課——《我們的身體不容侵犯》,林芯宇老師通過親切的語言,充滿趣味的啟發(fā)和引導,帶領(lǐng)學生們科學認識身體,生動地向他們傳播普及相關(guān)法律知識,提升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據(jù)了解,為了進一步加強未成人保護工作,今年5月,鯉城區(qū)人民檢察院、區(qū)婦聯(lián)、區(qū)教育局、團區(qū)委開展以“關(guān)愛成長·預防性侵和校園暴力”為主題的公益活動項目。為確保項目的順利開展,面向社會招募年滿18周歲不滿45周歲的公益項目志愿講師,入選的51名志愿講師又通過鯉城區(qū)人民檢察院培訓、考核后,由項目活動單位頒發(fā)證書,受聘上崗,將分赴鯉城區(qū)各中小學、幼兒園進行法治進校園宣講活動,共同為未成年人安全撐起一把保護傘。
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quán)益,各方都在行動。其實,家長在兒童性教育和自我保護教育中也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1.家長要在平日注重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做孩子“最信賴的那個人”。
2.家長自身不能羞于談“性”,對孩子提出的任何有關(guān)“性”的話題要正確引導,科學解答,不可置之不理或逃避。
3.不要將孩子的裸露隱私部位的照片或視頻上傳到社交媒體。
4. 教會孩子辨別“安全觸摸”和“危險觸摸”。
安全觸摸:例如與家人擁抱,和小伙伴們擊掌,父母在旁邊的情況下,醫(yī)生對身體的檢查等。
危險觸摸:別人觸摸身體的隱私部位,即穿泳衣時遮住的地方,不要讓別人觸摸到?;蛘邉e人叫你去摸他的這些地方,也不可以。
5.告訴孩子,哪些是遭受性侵犯的行為:如危險觸摸,觀看帶有身體裸露的人像圖片、視頻,強行親吻等。
6.告訴孩子,隱私部位只有爸爸媽媽、特別親近的看護者和醫(yī)生可以看,而他們也只能在幫你洗澡、擦屁屁、換衣服或看醫(yī)生時才可以看。
其他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不可以。要對別人的奇怪要求,勇敢說“不”!
7. 告訴孩子,如果遭受了侵犯,這不是你的錯,一定要告訴家長,爸爸媽媽希望你能夠講出來,爸爸媽媽會幫助你。
8.告訴孩子,一旦遭到侵害,在公共場所可以大聲呼救,或者摔破東西來引起他人注意,逃離并尋找安全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