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報訊 嗩吶吹起來,鑼鼓敲起來,高頭大馬,八抬花轎……昨日上午,雖然下著雨,但在市區(qū)新華路,這樣一支復(fù)古迎親隊伍吸引了沿路的許多市民駐足觀看。新郎騎著馬,新娘坐花轎,身著仿古服飾的“隨從”吹吹打打,在雨中舉行這樣的復(fù)古婚禮別有一番風(fēng)味。
上午9時50分,是新娘上轎的吉時。新郎危先生和新娘曾小姐成為焦點,只見新郎騎著高頭大馬前來新娘家。新娘上轎前,兩位新人向女方父母行跪拜大禮。新娘的父親用一塊黑色的絲綢蒙住新娘的臉。這塊黑絲綢俗稱“烏巾”,長一米多。相傳,古代泉州的迎親都在晚上,為延續(xù)“黑夜迎親”的習(xí)俗,出嫁前必須蒙上烏巾。上轎后,有人拿上“封條”,貼在轎子的門簾上,這意味著新娘子一生一世都跑不了。
迎親的隊伍啟程返回,敲鑼打鼓,非常熱鬧。新郎跨坐在高大的馬匹上,昂首挺胸,喜氣洋洋,途中見到熟人時,微笑點頭打招呼,而新娘則坐在轎里。除了兩位新人外,隊伍里有轎夫、喜娘、金童玉女、腰鼓嗩吶隊伍,還有挑著嫁妝的眾家丁、舉著燈籠的孩童、舉喜牌的開道者等等。身著古裝的迎親隊伍,男男女女都頗為搶眼。
花轎到達新郎家時,只見新郎后退著來到轎前,背向轎門,用力倒踢了一下,轎內(nèi)的新娘子用力“回敬”一腳。這“踢轎門”是婚禮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意味著在婚后的生活中,夫不必懼內(nèi),妻也不用示弱,兩人可以平等相處。
“聽說過,但是很少見?!笔忻耜愊壬f,見到這樣大的場面,感覺“很潮、很傳統(tǒng)”。參加婚禮的親友也紛紛表示,這場婚禮讓人感到十分驚喜。新郎和新娘也中意這種傳統(tǒng)婚禮形式,認為婚禮不僅喜慶熱鬧,還能弘揚民族文化。
據(jù)策劃該婚禮的李女士說,現(xiàn)在按照閩南傳統(tǒng)習(xí)俗舉辦婚禮的人已經(jīng)很少了,很多婚禮中需要用到的東西也很難買到。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些珍貴的婚俗,他們以清末民初為時代背景,查閱了大量資料,整理出了這次婚禮所涉及的習(xí)俗,鳳冠霞帔、繡花鞋、相公穿的長袍馬褂等等各種裝飾都很傳統(tǒng)。(記者王金植 通訊員陳仲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