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lián)舯┝魇切纬蓢乐仫L切變的主要原因。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乘坐飛機時,突然的劇烈抖動一般都是風切變造成的。飛機最怕的是500米以下的“低空風切變”。這個時候距離地面較近,尤其是起飛和降落階段,調(diào)整空間不足,容易墜機。因此一旦探知風切變,飛機須馬上掉頭復飛。如果操作不及,后果不堪設(shè)想。
因風切變航班復飛
6年間38架次以上
廈門機場空管站氣象臺說,廈門機場航班飛行遭遇低空風切變的頻次較高,2006年至今,共有118次報告(含3次復飛再告警),至少造成38架次以上的復飛等事故。低空風切變在2007-2008年異常增多后,2011年再次呈明顯上升趨勢。
翔安低空風切變預警系統(tǒng)建立起來后,還將有一系列觀測設(shè)施與它配合使用,使得低空風切變實時顯示。
香港有一套世界一流的低空風切變預警系統(tǒng):兩個激光雷達、一臺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超過20個風速表、兩座風廓線儀,用來探測風切變及湍流。其中每臺激光雷達對準一條跑道的下滑道或上升道進行高密度連續(xù)監(jiān)視。
“它們能識別多種類型的風切變,低空風切變是什么樣可實時顯示在屏幕上?!睓C場氣象臺預報室主任黃旭陽說,要達到香港的水平,投入巨大,但廈門會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最怕“下?lián)舯┝鳌?/P>
飛機會“失速”往下掉
風切變的成因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大氣運動本身的變化造成,例如雷暴、積雨云等強對流天氣;二是地理、環(huán)境因素引起,如山地地形、水陸界面、高樓大廈等。
“最怕的還是下?lián)舯┝鳌?,機場空管站氣象臺臺長助理江航東說,“下?lián)舯┝鳌笔切纬蓢乐仫L切變的主要原因。
這種風切變發(fā)生時,相當于一股氣流從高空急速下?lián)舻浇孛?,遇到地面阻力往四周發(fā)散。遇到這種氣流時,飛機先是遭遇逆風,然后是順風。逆風時,飛機往上抬升,如果飛行員判斷不及時,以為速度太快了,下意識減低油門,接下來的順風區(qū)就很危險了,飛機就會“失速”,抬升力不足而往下掉。如在高空及時加油門還來得及,在低空沒有操作空間,可能發(fā)生墜機。
200米以下情況
狐尾山雷達探測不到
我市目前探測機場附近低空風切變的手段還很有限,主要依靠狐尾山多普勒雷達資料、機場自動站資料、氣象局自動站的資料等。
機場空管站氣象臺臺長朱善信說,風切變具有時間短、尺度小、強度大的特點,預警十分困難。狐尾山多普勒雷達是針對常規(guī)天氣觀測設(shè)計的,對低空風氣的觀測有許多不足,無雨和晴空狀態(tài)下探測能力相當有限,容易漏測生命史較短的風切變。另外,該雷達位置不佳,高度為195米,仰角0.5度,基本無法探測200米以下的天氣情況。受即將建設(shè)的343米國際會議中心影響,雷達可能面臨搬遷。
雷達離機場過近,無法了解沿跑道風向的變化情況,且仙岳山主峰遮擋了部分方位。
現(xiàn)在機場內(nèi)觀測點太少,包括一套機場氣象自動觀測系統(tǒng),自動站僅有3個,不能形成有效的監(jiān)測網(wǎng)絡(luò)。市氣象局自動站資料不能有效使用,資料時間滯后達20分鐘,對預警沒有使用價值。同時站點布局不合理,間隔過大,容易漏測尺度較小的微小風切變。(記者 杜世成 通訊員 劉辛茹 江航東)
【名詞解釋】
低空風切變
風切變是一種大氣現(xiàn)象,指在一個非常小的區(qū)域內(nèi),風速、風向突然、激烈的變化。風切變可以發(fā)生在任何高度。
航空器對風切變的反應相當復雜,發(fā)生在低層(距地面500米)的風切變——低空風切變嚴重影響航空器的起降,是導致飛行事故的天敵和“克星”。國際航空界公認,低空風切變是飛機起飛和著陸階段的“無形殺手”。
【相關(guān)新聞】
廈門空管站研討機場低空風切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昨日,廈門空管站舉辦了首次“機場低空風切變”研討會,來自航空公司的飛行員、機械員、簽派員、氣象員與廈門空管站的管制員、氣象人員共60多人參加了研討。
近年來,廈門機場低空風切變較為頻繁,機組風切變報告呈現(xiàn)“三多”:報告次數(shù)多(2007年-2011年間發(fā)生106次,年均21.2次)、復飛多(2007年-2011年間因風切變復飛37次)、觸發(fā)因素多(有臺風、雷暴、低空急流、逆溫、地形等)。
與會代表圍繞廈門機場低空風切變的特點、典型風切變案例、風切變的最新探測技術(shù)以及飛行中遭遇風切變的應對措施等方面,展開了熱烈討論。(記者 杜世成 通訊員 劉辛茹 江航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