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是教育體系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為此,教育部近日印發(fā)《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明確建立對縣級政府發(fā)展學前教育督導評估制度,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規(guī)范發(fā)展。
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
督導評估包括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況、幼兒園保教質量保障情況3大方面,共17條具體指標和標準。其中,普及普惠水平的3條指標,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guī)范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對2020年全國普及普惠水平提出的總體目標,用于對每個縣普及普惠水平的定量考查,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即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0%、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
民辦園沒有上市、過度逐利等行為
政府保障情況的9條指標和標準,主要著眼于政府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政策制度,包括發(fā)展規(guī)劃科學合理、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wǎng)絡基本完善、小區(qū)配套幼兒園管理規(guī)范、收費合理、教師工資待遇有保障、監(jiān)管制度比較完善等。要求建立3-5年一輪覆蓋所有幼兒園的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制度;民辦園沒有上市、過度逐利等行為。
縣域內幼兒園專任教師總數(shù)與在園幼兒總數(shù)之比不低于1:15
幼兒園保教質量保障情況的5條指標和標準,分別是辦園條件合格、班額普遍達標、教師配足配齊、教師管理制度嚴格、落實科學保教要求。要求縣域內幼兒園專任教師總數(shù)與在園幼兒總數(shù)之比不低于1:15。建立健全幼兒園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和定期注冊制度,全面落實幼兒園教師持教師資格證上崗制度。
問責未如期完成督導評估目標的地區(qū)
通知要求,每年向社會公布當年度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名單和各省(區(qū)、市)所有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名單及占比。同時把督導評估結果作為對縣級人民政府及其主要負責人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教育發(fā)展水平綜合評估的重要依據(jù);國家將?。▍^(qū)、市)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情況納入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要內容。對履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職責不力、未如期完成督導評估目標的地區(qū),采取約談有關負責人、通報批評等方式予以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