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現在,當我們出國休假時,我們還會在巴西或斯洛文尼亞遇見為我們推薦菜單的陌生人;在莫斯科或東京,還會有人幫助我們找到通向地鐵的路。接待外國學生讓我們有機會將這些恩惠償還。
從我們的門口、從他人的眼中看世界,常會成為我們找尋與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聯的一種方式。
有些時候,我認為我們這些接待家庭的貢獻就是給予孩子們休息和思考的時間。我們分享餐食,向他們展示丹佛,包括我最喜歡的落基山脈的美景。
周日早晨,小客人們會和我們一起做煎餅。我們曾經把一個法國學生送到我們女兒的游泳隊訓練,曾送一個巴西學生去學鋼琴。妙凡與我們一起去溜冰,泰然自若地完成了她第一次的冰上運動,就像她第一次吃下一個和她的臉一樣大的漢堡一樣。
所有客人的外語(課程)程度都足以讓他們輕松進行日常交流。任何一個愿意踏上這樣一段旅程的年輕人,都有足夠的勇氣和可塑性讓他們能夠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更靠向我們這一邊。
但這些客人都是青少年。他們中的一兩個曾被食物耗盡了勇氣。我曾經在某網站上搜索“絕食抗議”以讓自己釋懷,讓自己相信即使是特別挑剔的食客也能在周末通過只吃藍莓、椰子汁還有蛋糕活下來。
成為接待家庭讓我們能夠在女兒所在的“磁校”(public magnet school,公立學校中的特色學校)——丹佛國際研究中心(Denver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安排一些課程。學生在那里可以學習中文、法語、意大利語、日語等,還可以通過豐富的課堂、俱樂部等活動了解世界。
學校有專門幫助接待家庭聯系課程的教務人員。我們只需要看她提供的課表,看是否可以將小客人帶去。
目前為止,我們選擇的接待時間一般都是幾周左右,因為我們的日程安排很緊張。還有,如果我的煎餅失敗了的話,小客人們也不會餓肚子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