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工學(xué)院的兩位小伙子然烏路上過“沙場”。中國青年網(wǎng)通訊員 閆春旭 提供
發(fā)生嚴重的高原反應(yīng),太陽穴砰砰跳動著
在這次旅途的大部分時間里,張軼陽和仵圳海都騎行在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qū),缺氧、低溫、艱難的爬坡都是對兩位大學(xué)生不小的挑戰(zhàn)。318國道又是交通要道,車輛眾多,狹窄的路面對騎行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很多時候大卡車都是擦著我們的車子邊上過去的,所以只能小心翼翼地往前騎行。”車隊隊員仵圳海說。
翻越14座大山更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長陡坡考驗著每一個人的體力和信念。張軼陽回憶到:“在經(jīng)過新都橋的時候,我有過一次嚴重的高原反應(yīng),呼吸變得急促,可以感覺太陽穴砰砰跳動著。每次經(jīng)歷地面的震動,我的太陽穴處都有輕微的刺痛感。”
真正出現(xiàn)嚴重癥狀是在張軼陽吃完晚飯后,當(dāng)時他們正在房間聆聽老板說入藏的種種注意事項。因為房間狹小,人數(shù)又有幾十人,張軼陽感覺到胸悶,開始感到呼吸急促。“我隱隱約約覺得事情不好了,于是我開始不停地喝酥油茶,但這并沒有緩解我的癥狀,所以我就回房休息了。”張軼陽對記者說,加之他之前對于高反的恐懼,情況愈發(fā)嚴重,虛汗開始不斷冒出,嘴唇也泛出微微紫色。于是仵圳海趕緊喊來客棧老板娘,老板娘連忙開了藥方,并且不斷安慰說這是一個正常情況,讓他們不用擔(dān)心。
第二天為了避免出現(xiàn)更加嚴重的狀況,他們在新都橋休整一天,去塔公草原看看。休整一天后,張軼陽漸漸適應(yīng)了高原氣候。“在之后的騎行中,哪怕是爬上5130m的東達山,都沒有再出現(xiàn)高原反應(yīng)了。”張軼陽欣慰地說。此外,仵圳海在離拉薩的最后一段路上出現(xiàn)了膝蓋疼痛的癥狀。騎行過程中,張軼陽和仵圳海并肩作戰(zhàn)、相互鼓勵,用頑強的意志去征服大山。雖然很多時候都疲勞到想放棄,但他們最終還是堅持下來,成功到達了拉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