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錯事了要不要罰?這是當然!不過,家里只有一個寶貝,平時獎勵還來不及,這一罰,可能“后果”嚴重。孩子不理解或者不想受罰還是其次,要是因此而鉆牛角尖,和爸爸媽媽慪氣,或者把氣憋在心里,這可就糟了。這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們發(fā)揮聰明才智,想法子既堅持原則又幫孩子認識錯誤。這難度,可真不小!
本期,“家長課堂”就給大家介紹一位聰明的凱媽,看她如何挑戰(zhàn)高難度,既讓孩子快樂地接受懲罰,又讓孩子從中學到道理。
講述:凱凱媽媽,兒子凱凱5歲,就讀豐澤實驗幼兒園
暑假的一個晚上,因為說粗話,凱凱被批評了,之前賣廢品攢下的10元錢也被凱媽以“罰款”名義拿走了。錢沒了,盼望已久的賽車模型買不了了,凱凱既委屈又沮喪,誰也不理。
看到凱凱沒精打采的模樣,凱媽提醒他可以通過藝術(shù)創(chuàng)作挽回點兒損失,比如畫畫。為了鼓勵凱凱,凱媽還和他約定,如果畫得好,罰款就不用上繳了。
聽了凱媽的提醒,凱凱馬上來勁了,“我想畫龍卷風”。
“好主意!”凱媽先夸獎了一句,再問凱凱“為什么想畫龍卷風?”。
“我想把啰唆的媽媽刮到美國去!”凱凱拽拽地說??磥?,他對凱媽剛才批評他還罰了款的行為意見很大!
聽到凱凱這么說,凱媽不僅不生氣,反而非常高興他能大膽提出這個想法。凱媽一直認為,孩子有情緒沒關(guān)系,但像生氣、憤怒這些不良情緒最好能得到及時宣泄,不然很容易影響孩子的行為,讓孩子變得暴躁、不好溝通,母子之間的矛盾也可能越積越多。
“想把媽媽刮到美國去,媽媽這么大這么重,你的龍卷風威力夠嗎?”順著凱凱的話,凱媽進一步激發(fā)他的創(chuàng)作熱情。
“你等著,我一定能畫出超強超大、威力無比的龍卷風的!”聽了媽媽的話,不服氣的凱凱出“狠招”了。
說完,不用凱媽督促,凱凱就拿出畫筆忙碌起來。他一邊畫,一邊嘴里還發(fā)出“WU~~~~WU~~~~WU~~~~”風的聲音,玩得不亦樂乎!
看到凱凱的熱情,凱媽很配合,舉起雙手做刮倒狀:“你的龍卷風威力實在是太大了,我要被刮走了!”邊說,凱媽還邊左右旋轉(zhuǎn),從游戲房轉(zhuǎn)到了客廳,看上去就像被風刮走似的。
“哈哈!”凱凱笑得很開心,趕緊沖出來抱住凱媽說:“媽媽,你給我刮回來,我不把你刮到美國去啦!我非常愛你!”
“那你還生不生媽媽的氣了?”凱媽趁機教育,“你剛才說粗話,媽媽罰你是不是有道理?”
“是我錯啦。媽媽你別生氣,我以后不說了,也不刮你啦?!蹦闱?,凱媽和凱凱的這次“小沖突”就這樣圓滿結(jié)束啦,凱凱不僅認識到自己錯了,原有的委屈、氣憤也被“龍卷風”刮得一干二凈啦!
□專家分析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早教專家張榮偉副教授:凱凱媽媽的做法非常好,利用小沖突,用畫畫的方式幫孩子排解情緒,既增進了媽媽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又巧妙地處理了孩子的不良情緒,同時又鼓勵孩子的自由想象力和畫畫的能力,可謂多贏,值得廣大家長們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