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成功的規(guī)避掉了諸多陷阱,竟然成了一個情緒飽滿、細節(jié)充分、心思細膩、異常感人的電影。
《七月與安生》竟然挺好看,這不符合預期啊。
等一下,這種好看的氛圍,到底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呀!“七月與安生”這五個字,難道拍出來的,不應該是一部矯揉造作的、帶著上個世紀破敗小城氣息的、乏善可陳的小情小愛爛俗小電影么?可是電影《七月與安生》,成功的規(guī)避掉了諸多陷阱,竟然成了一個情緒飽滿、細節(jié)充分、心思細膩、異常感人的電影。它對女生的細碎感情表達如此嫻熟,對所有可能流于狗血的劇情都適時停止,讓人不得不承認對它的喜歡。
小說《七月與安生》是作家安妮寶貝在2002年所寫作品,曾經(jīng)在風靡一時的少女文學刊物《花溪》上連載。這部小說在豆瓣上的評分7.6,“賤人”這個詞分別被不同的網(wǎng)友用來形容安生、七月和男主,不分伯仲。更有趣的是,豆瓣上顯示,喜歡這部小說的人,還喜歡電子書定價為1.99元的《論文藝女青年如何培養(yǎng)女王氣場》。
《七月與安生》說得出口的劇情,無非是兩女一男三角戀、渣男兩個都喜歡、小鎮(zhèn)少女闖京城、姐妹為男撕破臉、我做了父親可我偏偏不知道……這些看上去分分鐘有可能流于俗套的故事。電影卻成功的躲避了無數(shù)歧途,沒有在任何一個險灘上觸礁,僅僅是這一點,就讓國產(chǎn)青春片有了一種舊貌換新顏的豪邁跨步感。厚顏無恥的說,《星運里的錯》不就是絕癥少女臨死愛一發(fā),《朱諾》就是不良少女懷孕心得,《遇見你之前》就是快死的霸道總裁愛上我嘛??墒撬麄冎阅茏層^眾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看完,然后迫不及待的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夸夸其談,無非是在俗套的、舊有的故事里,加入些嶄新的元素和細節(jié),并再一次將珍貴的、永恒的價值重復給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