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今拍出的電影在人們看來不再是那么“硬”,但林嶺東并不介意,他坦言,年輕的時候自己把英雄主義、義氣、友情看得很重,可以為了朋友跟太太吵架,吵得房子的門都被打破,但后來發(fā)覺家庭還是比外面重要,太太已經不光是太太,她是親情,而不僅僅是愛情,“她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朋友也忙了,友情慢慢會減退。(我的電影)沒有這么‘硬’還有可能是因為我也有孩子,創(chuàng)作的時候會沒有這么急著去發(fā)泄,因為我的電影我的孩子要看,這還是要考慮的。”
□談堅持
沒有獨特性,算什么林嶺東?
而現在再回過頭看自己在鼎盛時期拍出的一系列硬派作品,林嶺東也并不抵觸,認為一切都是自然發(fā)生的,在他看來,年輕人總有叛逆的時候,慢慢就會發(fā)現這個社會里這么多人這么多階層,這么多利益層,各人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如果為了個人利益去傷害他人的時候我還是覺得很不對,還是會罵。”他希望自己的電影就是這樣,發(fā)脾氣就講出來,不滿意就講出來,但又希望自己還是一個可以讓人家接受的人,“所以我希望可以拍一個我能夠接受的電影就好了。電影是我的,我一定要把我的想法和感受灌進去,這樣才是林嶺東的電影,如果我自己心里面的東西我都不能坦白講,那就不是我,也不是我的電影了。”
不過話雖如此,相比十年前,現在的電影更多要考慮觀眾、考慮資本,是否還能如林嶺東所說的那樣興之所至?對此他也承認,復出后很多投資方都要他“吃回頭草”,就是多拍一些緊張刺激的動作戲。即便如此,林嶺東卻仍然有自己的堅持:“觀眾要看刺激的動作我考慮了,要看帥哥我考慮了,我全部都給你了。但不管我拍什么電影,我都可以放進我個人的想法、感受,所以我感覺很自由,你不要拿走我這塊,如果投資界一定要勉強我,要拿走這么一點點屬于我的東西,這個戲我不拍了。”他說,并不是自己現在成為了“大導演林嶺東”,才會有這樣的想法和堅持,在還只是“阿東”的時候,他就是如此:“我是從《龍虎風云》拍了很多年以后才發(fā)覺,原來我把我本人那個時間段的看法、感受,一直都有注進我的電影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