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悉,教育部最早可能在年底前出臺高考改革細則,也有說法是半年內出臺,但不管時間多長,高考改革腳步正在迫近。文理不分科等改革最早在明年高中一年級實施,現(xiàn)有的高中生不受影響。
文理分科目前已不適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人才培養(yǎng)和需求了。而且,人為限制高中生的學習范圍、興趣和出路,這樣的教育過于功利化,只看重個人對社會有何作用,忽略了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反而會扼殺年輕人多元發(fā)展的渠道。在這種情況下,當市場通過競爭配置人力資源時,每個人的能力都達不到最大化,不少人成為文理分科的“受害者”。
當然,如果按照現(xiàn)在的教育方式,將語數(shù)外、政地歷、物化生簡單累加起來,高中生就不得不承擔更多的學習任務。所以,文理不分科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例如改變現(xiàn)有的科目劃分和教學方式,避免教師和學生一遍又一遍地鞏固早已學到的知識點,而是讓高中生能夠更高效地學習,并且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不依賴于教師的耳提面命。在此情況下,還不能降低了基礎知識和學習內容的標準。
無論文科和理科是否分科,學生都必須面對高考這塊試金石的考驗。從目前來看,將集中于兩三天時間內的高考改為一年多次的考試,可以更好地呼應文理不分科的教育模式。如今,英語準備實行一年多考制度了,其他科目也應該和英語一樣,這樣不但可以給學生多次考試機會,還有助于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學習進程,進而在高中階段實行彈性學制,每個人都可通過多次考試證明自己,改變高考一考定終身的獨木橋困境。
不久,教育部將就高考改革內容出臺細則,我以為此次不妨全方位引進學分制。也就是說,將中學知識按照必修、選修等主要標準進行劃分,讓高中生像大學生一樣可以按照興趣修學分,等積累到規(guī)定標準就可以畢業(yè)并參加大學考試。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學習,還可以拓寬所有人的升學渠道。(華商晨報 趙紅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