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北京8月6日電 出道以來,王珞丹因為出演的角色,常常為媒體或觀眾冠以“小妞”的稱號,由于和白百何的“撞臉”,還一度引發(fā)不少紛爭。近日,她在北京接受中新網(wǎng)獨家專訪,談到自己的定位,她爽朗笑說:“多元化、演技派、實力派、老藝術家。”
王珞丹
自認運動細胞發(fā)達
拍攝辛苦未提加片酬
王珞丹透露,自己此次為拍攝電影《破風》吃了不少苦,飾演場地賽車手的她在開拍前赴香港集訓,每天花6、7個小時在45度的坡上騎行,她坦言曾一度想放棄。
問到這么辛苦,有沒有提出加片酬,王珞丹立馬搖頭:“沒有,拍之前我就知道很辛苦,但不知道會有生命危險。”
電影里,王珞丹飾演的黃詩瑤在比賽中不慎摔倒,遭后面的賽車手碾壓,導致運動生涯終結。她表示這樣的情節(jié)并非杜撰,而是源自生活,“比如陳家樂這次就因為拍攝摔斷肋骨,還有一次是竇驍在我前面摔倒,我當時下意識地告訴自己,說一定要剎住車,不要從他身上碾過去”。
之所以愿意拍攝這樣一部體育電影,王珞丹坦言是想嘗試運動員精神,“運動員的特性不是誰都能演得了的。我體驗生活時,看到國家隊的運動員生活中特別愛開玩笑,愛吃火鍋,但一進到賽場,就極其專注,眼里都是殺氣。這和我一樣,生活中的我和角色相比,完全是另外一個人,所以我想展現(xiàn)這種差異化”。
另一方面,王珞丹也認為自己運動細胞發(fā)達,“我學的挺快,但是跳舞特別差,大學時有攀巖課,女生都不敢往上爬,我一下就爬到十米以上,雖然也會害怕,但更愿意去嘗試和挑戰(zhàn)”。
不在意外界質疑
自認演技派、實力派、老藝術家
出道以來,王珞丹因為出演的角色,常常為媒體或觀眾冠以“小妞”的稱號,對于自我定位,她打趣說:“多元化、演技派、實力派、老藝術家。”
與“小妞”稱號同時蔓延的,還有外界對她的各種質疑,包括與白百何的“撞臉”。面對這些聲音,王珞丹坦言一般用“玩兒”來排解壓力,“以前是出去旅行,現(xiàn)在就是玩真人類的游戲、玩樂高玩具,讓自己更專注在某一件事情上”。
對于演員之間的競爭,王珞丹思考片刻后說:“我覺得可能因為長大了,很多東西都會妥協(xié),沒有之前那么在意。我從十多年前入行開始,就想做一個有演技的好演員,既然目標設定好了,那就‘人間正道是滄桑’地走下去吧!”
在娛樂圈浸染久了,王珞丹也慢慢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其實沒有什么不好的聲音。娛樂圈的新聞,一周之后誰還知道,別太在意。因為我知道我自己要做什么、做了什么以及目標是什么,所以當下一切阻難我都認為只是考驗”。(記者 張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