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嵐勝景,如詩如畫。多彩嵐島,魅力無窮。走進平潭,人們往往會被一種難以言說的“藍”所打動。這藍,正是大自然賜予的底色。
漫步于綿延的海岸線,遠處,天空的蔚藍擁抱海水的寶石藍,于天際線縫合,鋪開光的畫卷;夜幕低垂,幽藍熒光的藍眼淚隨潮水涌動,星河的幽藍,在海面暈染成夢……這片“海藍藍”,不止于取景框中的主角,更是游人心中不褪色的驚鴻一瞥。
2016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方案》,平潭成為繼海南之后國內獲批的第二個國際旅游島。從此,這座坐落于東海之濱的千礁島城,開始御風而行。
這些年,平潭緊緊圍繞“國際風范、青春時尚”一條主題主線,依托“體育”“文化”兩大核心競爭力,構建高辨識度旅游形象、高品質賽事活動、高標準旅游設施、高質量市場服務四個體系,推進星辰大海浪漫島、音樂藝術歡樂島、品牌賽事活力島、旅游體驗舒心島建設。
依托海濱、沙灘、石厝、風韻等特色旅游資源稟賦,完善看日、觀星、聽濤、追“淚”、親海等五大浪漫休閑體系,打造“星辰大海”“浪漫藍眼淚”等旅游品牌,策劃一批串聯(lián)起白天玩海、夜間觀星追“淚”的旅游業(yè)態(tài)產品。
大型舞臺劇《平潭映象》、“星球喚想·藍眼淚”沉浸式數(shù)字奇幻主題公園、“嵐起山海圖”實景演藝秀、“阿卡貝拉”海島合唱大會……精彩演藝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夜游體驗,音樂藝術浸潤市民游客的生活。
碧海藍天間,ChinaGT中國超級跑車錦標賽、國際風箏沖浪賽、國際自行車公開賽、U18女子壘球世界杯小組賽等賽事不斷上演。運動激情與海島風情完美交融,體育賽事的帶動效應不斷顯現(xiàn)。
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平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外提“顏值”,內添“氣質”,旅游品質不斷提升,游客體驗感不斷增強。
音樂演藝、賽事活動、文化體驗、水上運動等新業(yè)態(tài)不斷涌現(xiàn)。“上午游艇出海、下午聽音樂會、夜間追藍眼淚”全天候體驗鏈正在形成。持續(xù)掀起了“跟著賽事、跟著音樂去旅行”的熱潮。殼丘頭遺址博物館火爆“破圈”,進一步展現(xiàn)了平潭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座“國際風范、青春時尚”的度假海島愈發(fā)迷人,其知名度、美譽度也進一步提升,更多人走進平潭、了解平潭、愛上平潭。
“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國家森林城市”“全國五大取景海島”“百佳深呼吸小城”“國際最具潛力旅游目的地”……這些年,各項殊榮紛至沓來。
一組數(shù)據(jù),也印證了平潭旅游的火爆。2024年,平潭接待游客達1078.9萬人次,游客旅游總花費120.28億元,分別是《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方案》獲批前2015年的4.6倍、18.2倍。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總消費連續(xù)兩年“破千萬”“超百億”。
九年深耕,碩果盈枝;新程再啟,璀璨可期。趁陽光正好,海水湛藍,一起來“海濱沙灘冠全國,海蝕地貌甲天下”的平潭國際旅游島,體驗“浪漫、激情、慢生活”。
平潭國際旅游島獲批九周年大事件
2016年 國務院批復同意《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方案》,平潭成為繼海南之后全國第二個國際旅游島。
2017年 平潭入選全國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2017年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正式掛牌成立。
2018年 平潭地質公園獲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平潭獲評“中國最美文化生態(tài)旅游名區(qū)”“2018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體育旅游精品目的地”等榮譽。
2019年 國臺辦、國家文物局批準設立海峽兩岸南島語族考古教學實習基地。
2020年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通車,平潭迎來高鐵時代。平潭獲評“中國最美海島生態(tài)旅游度假目的地”等殊榮。“智慧文旅”項目獲評亞洲旅游“紅珊瑚”獎。
2021年 68海里景區(qū)(祖國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正式運營,現(xiàn)已被評為國家4A旅游景區(qū)。
2022年 “福往福來”海上游首航,正式開通省內首條跨城跨島海上旅游線路。建成如意湖賽道、卡丁車場、越野賽車場,舉辦首屆平潭國際賽車嘉年華。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福建(平潭)基地暨福建水下考古(平潭)基地正式揭牌。平潭藍眼淚成為現(xiàn)象級的爆款IP。
2023年 平潭全年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千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百億。平潭國際郵輪中心正式啟用,邁入郵輪旅游時代。溫德姆酒店獲評平潭首家五星級旅游飯店。舉辦U18女子壘球亞洲杯等高水平賽事。連續(xù)七年獲評“全國十佳體育旅游目的地”。
2024年 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成功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殼丘頭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全省首個閩臺合作游艇基地落地運營。
2025年 中國考古博物館設立首個分館——殼丘頭分館正式揭牌成立。平潭殼丘頭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五批全國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大型舞臺劇《平潭映象》歸嵐首演。(作者:王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