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悟道”是臺中鬧市一條長3.6公里的綠化帶
閩南網(wǎng)12月13日訊 在臺中最繁華的商業(yè)地段,兩側(cè)高樓之間,卻有一塊寬30米,長3.6公里的中央綠地,綠草茵茵,樹木蔥蘢。市民走進(jìn)遮天蔽日的林蔭下,如同處在森林中。逛累了,穿過林間小道,就是大百貨和各類小資餐館。當(dāng)記者走在這條號稱全世界第一的“草悟道”上時,才發(fā)現(xiàn),臺中人的算盤其實打得很精。
“草悟道”這個很文藝的名字,來自臺中市長胡志強(qiáng),意為“行草悟道”。臺中歷來都是臺灣的休閑之地。自然科學(xué)博物館和美術(shù)館都在這里,二者之間的道路原本綠化就很好,前年開始全面升級,把以前單純的綠化帶拓寬,做成“森林中的休閑步道”。今年3月7日正式竣工,轟動了全臺。
記者步行了1公里左右,正值黃昏,有不少老人在打太極或者散步。影樓也看上了這塊風(fēng)水寶地,五六對新人正在擺出各種幸福的姿勢。臺中市新聞局局長石靜文介紹,這就是臺中的“草地市政學(xué)”。用綠化來滿足休閑,繼而聚攏人氣,最后帶動商機(jī)。
臺中街頭隨處可見這樣的例子。市民廣場邊的那棟“勤美誠品”,原本是14層停車樓,后來在四面外墻掛上15萬棵可循環(huán)自生的綠色盆栽,包裝成了綠意盎然的街頭奇景。微風(fēng)起時,仿佛整棟大樓都在搖曳。這棟樓曾被評為全球卓越建設(shè)獎首獎,一直是臺中人引以為豪的地方。
臺中還有全臺僅有的“8公里之內(nèi),公共汽車全部免費(fèi)”政策,有效地減少了汽車使用量,而且讓市民更多選擇步行,更多地使用“草悟道”,也自然更多地光顧這條3.6公里的城市森林兩側(cè)的消費(fèi)場所。(海峽都市報閩南版駐臺記者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