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中新人民環(huán)球央視
據(jù)媒體報道,大陸游客在臺灣購物,不時傳出有黑心業(yè)者趁機狠宰大陸游客的惡劣行為。業(yè)者建議,陸客購物應該多選擇已加入臺灣品保協(xié)會的店家,還要注意查看防偽認證標章。業(yè)者還建議游客保留發(fā)票,留下證據(jù)。
花蓮45萬買了假貓眼
一位花蓮觀光業(yè)者透露,大陸游客到花蓮觀光旅游,對玉石類如臺灣玉、豐田貓眼石和精巧的石藝雕刻品等最感興趣,但就有黑心業(yè)者以合成品蒙騙大陸游客,且高價賣出,不但大陸游客受騙上當,也嚴重破壞整體商譽。
2011年,媒體報道了一名大陸游客在花蓮光隆玉石店花45萬元(新臺幣,下同)買了一枚標價過百萬元的“貓眼石”,買者回大陸鑒定后得知,這只是有貓眼效果的臺灣軟玉。雖然臺灣業(yè)者聲稱兩岸對寶石的鑒定認知有異,但臺灣媒體報道,花蓮軟玉貓眼石品質較好的市值也僅5萬元。而大陸游客用45萬元買下的軟玉貓眼石,在臺北的市值僅萬元左右。而在去年初,一名陸客在臺灣花2萬多元人民幣買回的11件珠寶首飾經(jīng)鑒定全是假貨、次貨。
阿里山假高山茶還叫高價
阿里山是大陸游客的熱門路線,阿里山高山茶最受大陸游客歡迎,但大陸游客也最容易吃虧被宰。
人民日報海外版去年11月報道,臺灣觀光部門將一斤高山茶賣給陸客的最高定價定在3600元,如果高出這個價格,則需有得獎或其它證明文件。大陸游客愛買的阿里山高山茶動輒叫價1萬,可到臺灣市場上深入了解,1斤2000元的已屬上等好茶。哄抬高價,一些是變成回扣落進了導游的口袋。據(jù)報道,臺灣這兩年每年從越南、大陸進口茶葉近3萬噸,遠高于本地2萬噸的產(chǎn)量。可市場上卻完全不見越南茶、大陸茶銷售,這消失的茶中大概有不少進了陸客的行李箱。而明知是假卻高聲叫賣,利益驅使是重要原因。
臺北珊瑚粉壓出假珊瑚
據(jù)央視2011年底報道,大陸游客來到臺灣后,導游一般會帶游客去臺北或臺東購買珊瑚,而這經(jīng)常讓導游賺取高額的回扣。
以紅珊瑚為例,除非具備專業(yè)的知識,面對琳瑯滿目的珊瑚,大多數(shù)游客如霧里看花,經(jīng)常會買到品質不好的紅珊瑚,有的甚至買到假貨。據(jù)介紹,天然的紅珊瑚上面都有天然的白點和一些很天然的紋路,背面看起來好像有瑕。但別以為有了這點皮毛認知就夠了,因為假珊瑚足以亂真。假珊瑚因為是用化學染料做的,戴久了會對人體有傷害。一個鑒別的方法是用酒精擦拭后,假珊瑚的紅色就會掉落。一位陸客說,他在一家購物場所花人民幣100元買了3串珊瑚,后來知道那可能是由珊瑚粉壓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