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運動35-45分鐘 患抑郁癥的風險大大降低
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進行跑步之類的身體活動的人,患抑郁癥的風險會降低20%左右。專家建議每天運動35-45分鐘,對于人們的精神健康非常有利。
該項研究發(fā)表在《抑郁和焦慮》雜志。研究人員通過對近8000位受測者的生活方式習慣進行了兩年的觀察和分析,包括他們的身體活動與抑郁癥之間的關聯(lián),同時還對他們和抑郁癥關聯(lián)的基因風險進行評估。
結果發(fā)現(xiàn),在兩年的觀察期內,經(jīng)常進行身體活動的人被診斷為抑郁癥的風險比其他人低了大約20%。在受測者中,運動量最少的人,每周運動時間30-60分鐘,患抑郁癥的風險最高。而每周運動時間達到3個小時,或者平均每天35-45分鐘的人,患抑郁癥的風險大大降低。而且,運動量越大,風險就越低。
這里所指的身體活動包括高強度和低強度運動,比如跑步,其他形式的有氧運動,力量訓練、舞蹈、瑜伽、拉伸等。
該項研究主導者、麻省總醫(yī)院基因組醫(yī)學中心精神病學和神經(jīng)發(fā)育遺傳學組Karmel Choi博士表示:“我們的發(fā)現(xiàn)表明,對于抑郁癥,基因并不是決定性的,身體活動可以抵消基因所帶來的患抑郁癥風險。”
為什么運動能降低患抑郁癥的風險?Karmel Choi博士解釋說,身體活動能為人們帶來諸多益處,包括大腦健康和精神調節(jié),減少體內的炎癥,增加積極荷爾蒙的分泌量,比如內啡肽和多巴胺,還能改善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