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反壟斷局許昆林局長與高通公司就最終處理方案交換意見交換意見。發(fā)改委消息稱,將盡快對高通反壟斷調查形成最終處理方案。高通公司或將被重罰逾10億美元。
國家發(fā)改委指責這家美國芯片制造商在中國市場存在明顯壟斷行為。該公司涉嫌濫用其在無線通信標準市場的地位,為其產品收取較高價格。
國家發(fā)改委指責高通公司在中國市場存在明顯壟斷行為。該公司涉嫌濫用其在無線通信標準市場的地位,為其產品收取較高價格。
據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員會網站消息,10月24日、12月5日,高通公司總裁艾波力(Derek Aberle)率團隊第六次、第七次到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就反壟斷調查的最終處理方案與價格監(jiān)督檢查與反壟斷局許昆林局長交換了意見。
高通公司表示,將繼續(xù)配合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做出最終的處理工作。
許昆林局長表示,將盡快形成最終處理方案,按法定程序推進案件的處理。
大約在13個月前,國家發(fā)改委啟動了對高通公司的反壟斷調查。
根據中國反壟斷法第七章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guī)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由反壟斷執(zhí)法機 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作為世界最大的手機芯片制造商之一,高通因此面臨逾10億美元(約合62億元人民幣)的罰款。在截至2013年9月28日的上一財年,高通在中國的總營收為123億美元,約占全球銷售額的近一半。
高通是移動通訊技術的最大專利持有人,囊括了CDMA和LTE等很多行業(yè)標準。在這一標準范疇,即使是以競爭對手的芯片制造手機,也需要按照手機售價向高通繳納專利費用。
高通原本期待從中國的電信公司獲得更多的版稅收入,包括全國最大的手機運營商中國移動——2014年,中國移動使用高通技術升級其高速網絡。
根據分析數(shù)據,具備4G功能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將在2015年大幅增長30%,整個大中華地區(qū)達5億部;而2013年的出貨量為3.85億部。目前,4G智能手機多采用高通技術。
路透社援引專利律師的話表示,如高通同意降低專利使用費,那么與很多手機制造商的合同關系都要變動,不僅是華為、聯(lián)想、中興、小米等本土手機廠商,蘋果和三星這些中國市場的手機巨頭也會受到影響。
這并不是高通首次因反壟斷受罰。2009年,韓國政府判定高通壟斷并罰款2000萬美元;2007年,歐盟委員會責令高通與諾基亞等公司重新談判專利收費事宜。而且,高通在自家后院也不安穩(wěn)。除了在歐洲面臨基帶芯片組業(yè)調查,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FTC)也在對其專利許可業(yè)務進行調查,稱高通違反了按照公平、合理和非歧視原則向其他公司提供技術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