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法語和漢語都是超越本土的語言,是許多國際組織的官方語言。為進一步推動中法兩國的語言交流合作,雙方代表1日在京簽署相關合作協(xié)議,鼓勵開展語言文化交流、知識技能拓展、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合作。
在第三屆中法語言政策與規(guī)劃國際研討會上,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杜占元與法國文化與通訊部法語總司司長羅伊克·德佩克共同簽署了《關于語言政策交流合作協(xié)議》,確定了雙方語言政策交流合作目標、范圍和方式。
杜占元介紹,近年來,在中法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法人文交流合作得到更加全面、深入和成熟的發(fā)展。中法兩國文明都曾對世界文明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作為文明的重要載體和標志,兩國語言在不同文化的交融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深化兩國語言交流合作,將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兩國語言文化的相互感召力,有利于增強兩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和互信,推動兩國關系更好地發(fā)展。
杜占元倡議,切實落實雙方簽訂的《關于語言政策交流合作協(xié)議》,推進雙方語言在對方國家的教育,加強語言文字基礎性研究,增進交流合作、促進跨文化理解。
第三屆中法語言政策與規(guī)劃國際研討會為期三天,是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的重要內容。來自中法兩國的政府官員和語言教育專家將以分論壇的形式,圍繞“語言政策與規(guī)劃”“法語教育與漢語教育”“語言保護與文化多樣性”和“語言服務與語言傳播”四個主題進行深入探討。研討會期間,還將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為期一周的“中法語言文化交流與合作”成果展,展示兩國語言政策與規(guī)劃發(fā)展、展示兩國語言保護措施及文化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