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濮存昕25歲的女兒濮方在北京舉辦婚禮,新郎韓金凱是一名滑雪運動員。濮存昕送給新人一套滅火器,希望女兒、女婿婚后能夠“消消火”。(10月27日《京華時報》)
在流行炫富的當下,濮存昕嫁女送紅包、送豪車、送婚房等,應該說送什么似乎都不為過。然而,濮存昕卻送滅火器,希望女兒女婿婚后能“消消火”,看似一則幽默笑話,其實“消消火”中隱喻意義深刻,筆者理解至少有三重隱喻意義。
首先,當然是希望女兒女婿“消消火”。濮方雖然年紀輕輕,但已是北京悅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老總。換言之,已經(jīng)是女能人、女強人。而韓金凱是一名運動員,運動員永遠想贏。兩強相遇,倘若誰都不服輸、誰都不讓誰,這日子還咋過?這生活還會幸福嗎?濮存昕送滅火器可謂良苦用心,驗證了一句話:知女者,父親也!
其次,是希望自己能夠“消消火”。娛樂圈里的人,尤其是明星,哪個沒有一點脾氣?哪個沒有一點傲氣?哪個能夠沒有“火氣”?就說剛剛酒駕受罰的王志文,本來是實力派演員,無論是當影視表演,還是做中央電視臺《環(huán)球45分》欄目主持人,甚至出《想說愛你不容易》等歌曲專輯,均深受好評。然而,因為酒后沒有讓車“熄火”,“深受好評”瞬間變成“深受壞評”,怪誰呢?不可能怪車沒“熄火”,只能怪自己“酒氣濃”、“火氣大”,膽敢頂風違紀酒后開車。正是從這個角度說,濮存昕送滅火器是警示和警醒自己——吾日三省吾身,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最后,是希望大家都能“消消火”。遠的事情不說,就從近幾天媒體報道的新聞事件的當事人,“火氣沖天”者大有人在:26日全國各大媒體報道,孟非調侃征婚副鄉(xiāng)長,副鄉(xiāng)長所在的四川閬中天宮鄉(xiāng)要求孟非道歉;25日是溫嶺幼師“虐童”、24日是四川男子“虐猴”……怎一個“火氣”了得。建設法治社會、文明社會、和諧社會,需要的是“和氣”,而不需要“火氣”。中國人對“和”的詮釋無需贅言,大多充滿敬畏;而對“火”字的闡釋,盡管褒貶皆有,但貶者占了多數(shù)。濮存昕熱心公益眾所周知,是一位“胸懷祖國、心憂天下”之有識之士,濮存昕嫁女送滅火器,應該有希望全社會每個人都“消消火”之意。只有“和氣”越多,“火氣”越少,世界才能變成美好的人間,建設和諧社會才不會淪為一句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