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大附中學生徐礪寒估計沒有想到,他在放學途中不慎弄壞了他人轎車后視鏡后留下的那張道歉及賠償聯(lián)系的小紙條,會令車主“無比感動”和“極度震驚”,并引來一連串感人的后續(xù):被撞車主感動之余主動不讓徐礪寒賠償;一家修車行表態(tài)愿意免費為受損車主修車;網(wǎng)友們紛紛感慨,在這個孩子身上看到了美好。(11月6日《人民日報》)
按照一般的邏輯和思維,如果一個人不小心弄壞了別人轎車的后視鏡,肯定走為上策,因為,這樣可以逃避掉對損壞后視鏡的賠償。而江蘇揚大附中學生徐礪寒不僅沒有選擇逃逸,還用極其誠懇的語言寫了一張道歉及賠償?shù)男〖垪l。這條小紙條讓車主在震驚之余無比的感動。當然,震驚的是徐礪寒敢作敢當?shù)挠職猓袆拥氖切斓Z寒用善舉捍衛(wèi)的原則和堅守的誠信。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說明,不論做人還是做事,我們都必須要遵守一種原則,因為利己利人。誠信者,天下之結(jié)也。這說明,不論做官還是經(jīng)商,我們必須要死守著誠信不放,這樣才能贏天下。一個中學生,在遇到麻煩時,不僅沒有退卻和逃避,而是冷靜沉著的去面對和解決,更以身作則去丈量原則和誠信的尺度,其內(nèi)在的道德和修養(yǎng)顯得彌足珍貴,也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正在成長的價值觀。
讓人欣慰的是,此事在無形中產(chǎn)生了一個“蝴蝶效應”,即徐礪寒的舉動打動了車主,車主不讓徐礪寒賠償;徐礪寒的舉動又打動了一家修車行老板,其原意費為受損車主修車。同時,徐礪寒的舉動又感動了很多網(wǎng)友。這樣一來,整個事件就演變成了一場理解、感動的善舉接力,一傳十,十傳百,從而傳遍整個社會。而且,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釘著一顆誠信和原則的螺絲,上面還散發(fā)著一種強大的正能量。
一個善舉可以產(chǎn)生一個“蝴蝶效應”。當然,反過來,一次自私,一次懦弱、一次退卻,也同樣能產(chǎn)生“蝴蝶效應”,這直接扼殺掉了很多善舉的萌芽。就拿“扶跌倒老人”老說,對于扶起老人的人來說,雖然有可能被訛詐。但是,并不等于所有跌倒的老人都是一種騙局。當你扶起一個跌倒的老人時,也許你的這個善舉會挽救一個生命,當然,老人們的親人也會心存感激,如果在路上碰到其他跌倒的老人,他(她)們也會將其扶起來。以此類推,后面跌倒老人的親人也會扶起其他老人。如此一來,大多數(shù)人都有了這個善舉,這樣可以讓騙局和訛詐無所遁形。
善舉背后的“蝴蝶效應”是一種很強的凝聚力,我溫暖你的手,你溫暖他的手,最后所有人的手感覺到了溫暖,然后,緊緊的拉在了一起;善舉背后的“蝴蝶效應”也傾注著一種誠信原則和社會道德的力量,我信任你,你信任他,最后所有人都互助互信,從此,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梢?,不論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還是增強綜合國力,都需要善舉背后的“蝴蝶效應”,而這種效應正在新一代少年兒童心中茁壯成長,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愛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