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重慶云陽縣普安鄉(xiāng)小學開出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孝德”課,當主講老師唐川講到“感恩父母”這節(jié)時,全場哭成一片。情到深處,一位扎著馬尾辮的吳姓小女生走上講臺,撲通一聲跪在父親跟前,痛哭流淚地說:“爸爸,我錯了,請你原諒我!”跪求父親原諒。(11月8日《重慶商報》)
小女生做錯什么了?原來是4日中午,她放學在家,只顧看電視忘了父母的囑托,去菜地采摘白菜回來做面條,父親數(shù)落她,她頂撞了幾句。父親一怒之下,給了她一巴掌。為這事,父女倆一直賭氣不說話。這哪里是女兒的錯,分明是父親的錯嘛!小孩貪玩,忘了父母囑托,那是常有的事。就算錯也是小錯,做父親的干嘛扇她的耳光,而且事后還與孩子發(fā)生冷戰(zhàn),按理說,應該做父親的向女孩道歉,他不該對女兒實施家暴。
但事情的性質(zhì)在唐川老師的煽情演講下發(fā)生了變化,錯的變成了對的,原本應該做爹的向女兒道歉,反而變成了女兒跪求父親原諒。這一方面體現(xiàn)了唐川老師的講座極為成功,——作為職業(yè)演講師,其調(diào)動現(xiàn)場氣氛和造勢煽情的功夫已到化境,另一方面則暴露了此種旨在激發(fā)孩子感恩之心的孝德課的一大弊病,即混淆了是非,誤導了孩子。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無可非議。問題是,你不能把孝德課上成愚孝課??墒聦嵡∏【褪沁@樣。一些學校不是通過平時的課堂教育點點滴滴向?qū)W生傳授孝德,而是借助現(xiàn)代化的廣場鼓動演講方式實施孝德教育。校方將全校師生包括家長集中到操場,聽某位感恩教育專家演講。演講老師借助高音喇叭和抒情的音樂,用極其煽情的語言調(diào)動觀眾的情緒,指揮幾千人做整齊劃一的鞠躬動作,喊聲嘶力竭的“我愛老師”、“我愛父母”的口號,將現(xiàn)場氣氛推向高潮:全場觀眾淚雨紛飛,一些學生情不能已抱住父母大哭,甚至跪在父母跟前,請求父母原諒。
此情此景,像極了一場“真人秀”或者說是行為藝術(shù)。舞臺是大操場,導演是主講教師,演員是學生、老師和家長,道具是高音喇叭和音響設備,所有這一切都得服從導演的調(diào)度,何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何時插播音樂,何時集體鞠躬,何時呼喊口號,何時上演互動節(jié)目,統(tǒng)統(tǒng)都在他的掌控之下。等戲演完了,孩子們的眼淚也就收住了,家長滿意了,學校則宣稱,孝德課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講教師則躲在幕后數(shù)他的講課費,再就是簽名售書和向家長、學生賣光碟。
只可憐那些入世未深的學生,經(jīng)過主講老師的洗腦后,明白了一個道理:父母生養(yǎng)了你,所以父母永遠是對的,永遠值得子女感恩,永遠要聽父母的話,做一位好孩子,即便做父母的沒盡到養(yǎng)育責任,經(jīng)常對孩子實行家暴,甚而耽于賭博,好吃懶做,都得無條件服從父母的旨意。殊不知,無論是父母,還是子女,彼此都是獨立的人,有著各自的個性、德行和追求,有著不同的人生道路,嚴格說,父母生了孩子,并不表明孩子就是父母的私產(chǎn),一切都由父母包辦。其實,自孩子誕生的那刻起,他們就成了社會人,就得自覺承擔起一份社會責任和義務,也即是說,他們不能只作為父母的附庸而活著。
明乎此,我們就能看穿此類名為感恩教育的廣場演講所要達到的目的——教會學生無條件順從父母的意愿,也即是被五四先賢批判過的愚孝。這樣的孝德課不開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