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西安、南京等多所高校運動會中取消了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項目,引發(fā)社會關(guān)注。而原因是現(xiàn)在學生體質(zhì)下降越來越明顯,校方害怕發(fā)生猝死現(xiàn)象。(11月15日《南方都市報》)
有論者提出,長跑猝死,機率過小,是傳媒放大了死亡效應,醫(yī)生加劇了這種恐慌,而各學校有因噎廢食之嫌,才導致長跑成了洪水猛獸。從數(shù)理統(tǒng)計的角度來看,倒在長跑路上的人確實不多,但可怕就在于這兒,誰也不愿意做這個不多中的一個,中彩有難度,倒霉卻未必。對學校來講,取消長跑就消滅了這倒霉機率,所以取消長跑就變得心安理得。
因此,可以預見,長跑很有可能從全國各級學校的運動會中除名,縱然有學校敢于開展,也一定是如臨大敵,加上一大堆長跑前的檢查,為緊張的醫(yī)療資源再添壓力,也為所有參賽選手多添一份悲壯情懷。
體質(zhì)下降固然是不爭之事實,但學校因此取消長跑,卻無疑向社會釋放了長跑有風險的訊息,這就導致了中國體育將只有小球運動,或者太極表演,而按照這個邏輯推理,足球籃球的劇烈程度不下于長跑,當然是在取消范圍之類的。
這顯然是荒謬的。要破解這種體育怪病,在中國這樣一個以升學為指揮棒的國家,高考無疑是定海神針。聽說,日前有方案出臺,體育成績?nèi)敫呖迹@誠然是好事,但要想真正起到作用,不妨將長跑列為高考項目,要讓民族長跑精力不衰,就先讓學生們成為長跑健將。只有這樣,才會讓體育重回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來,真正強壯一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