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我國城鎮(zhèn)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馬常艷 制圖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新起點”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項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辦成一項經(jīng)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德政工程。”
——2013年10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表示
解讀:民生改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民生改善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的、艱巨的、復雜的工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xù)不斷的新起點。”這深刻闡述了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性和長期性,是高度的政治清醒,更是堅決的責任擔當。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需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實現(xiàn)經(jīng)濟發(fā)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huán)。這就要求各級各地黨委政府、黨政官員,要有長期抓、堅持做的決心和作為。要善始善終、善做善成,接力奮斗、持續(xù)努力,杜絕臨時觀念和等要靠思想。要狠抓落實、一抓到底,切忌虎頭蛇尾、一暴十寒,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民生需求,不斷打造中國經(jīng)濟升級版,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善于涉險灘、破難題,以更大的勇氣、更堅的決心、更強的魄力,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全面推進民生幸福工程,不斷刷新“民生高地”的惠民高度,讓老百姓過上更有保障、更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生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持續(xù)穩(wěn)步增長、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險體系初步建構,醫(yī)療保障覆蓋人口逐步擴大,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顯著提高,教育改革不斷向前推進,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不斷提高……
這些事實告訴我們,當國家富強之夢與人民幸福之夢交織在一起,定能迸發(fā)出改變命運、創(chuàng)造歷史的偉大力量,推動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不斷闊步前進。(王敬文)
網(wǎng)友熱議:
“好好學習”:“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習大大今年2月曾冒著霾到南鑼鼓巷訪民生,與我們同呼吸共命運,還沒有戴口罩。
“黃土地”:關注云南魯?shù)榈卣?,希望下次災難不再來。
“大人物”:很高興看到超70個縣市明確取消GDP考核!中國正在告別“唯GDP論”時代,“淡化GDP,重視民生”成為政績考核的新導向。
“活著”:住有所居是最基本的民生,可不知道什么時候北京房價能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