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維:從“小尾巴”到“空中獵手”
剛入警時的“菜鳥”張易維,時常跟在老民警身后請教,漸漸有了“小尾巴”稱號。
張易維把警用無人機玩出新花樣。在一次驚心動魄的追逃行動中,面對復雜地形和狡猾的逃犯,他提出“空中偵察”方案,依仗無人機視野全面的特點,快速鎖定并跟隨涉案車輛的藏匿位置,并根據房屋地形等情況優(yōu)化警力配置。短短半天,逃犯就在天羅地網中束手就擒。有了這次經驗,張易維決心將“空中偵察”進行深度應用,通過警用無人機航拍技術,打造屬于自己的“偵查圖譜”。
2025年5月,張易維獲評全省公安刑偵系統(tǒng)“緝捕逃犯能手”稱號。2025年7月,他代表龍海分局參加漳州市警用無人機比武職業(yè)技能競賽,在穿越機室內穿障偵查科目中榮獲第一名、團隊總分第二名。
蔣穎祺:數字海洋里的“福爾摩斯”
30萬轉賬記錄!面對合伙詐騙案的迷霧,初出茅廬的民警蔣穎祺循著涉案賬戶的資金脈絡,像偵探般在海量流水里“抽絲剝繭”,終于發(fā)現(xiàn)關鍵線索。在同事協(xié)作下,這起合伙詐騙案迅速告破。
2024年的專案攻堅,讓蔣穎祺完成蛻變。面對堆成山的案卷和上百個關聯(lián)賬戶,他化身數字世界的偵探:主動學習運用新型分析軟件,白天跟著技術骨干請教,夜晚在辦公室反復演練,很快練就了“數據穿透”的本領。他用新型軟件對資金流進行深度分析,像在數字海洋里精準捕魚,不僅梳理出清晰的資金流向圖,更協(xié)助挖出利用空殼公司洗錢的專業(yè)團伙,凍結上百個非法賬戶,受騙資金返還受害者。
三年的磨礪,讓他收獲了個人三等功、優(yōu)秀公務員等榮譽,更在2024年底摘下“全區(qū)十佳主戰(zhàn)標兵”的稱號。
葉鑄鋒:轄區(qū)百姓的“活地圖”
“警察同志,我家老人好像走丟了,已經失聯(lián)4個小時了!”值班室的電話突然炸響,報警人情緒十分激動。葉鑄鋒一邊安撫報警人,一邊詳細詢問老人的體貌特征和日常習慣,迅速帶領隊員前往老人可能出現(xiàn)的區(qū)域搜尋。經過兩小時的不懈努力,終于在沿河的一片泥潭中發(fā)現(xiàn)了深陷其中的老人。“老人家!”葉鑄鋒喊了一聲,沒等回應就毫不猶豫地跳入泥潭,一邊輕聲安撫老人,一邊嘗試救援。由于淤泥阻力極大,他當機立斷呼喊附近施工隊的挖掘機前來支援,最終在眾人協(xié)作下將老人安全轉移。
葉鑄鋒有一手“繡花功夫”:手繪的轄區(qū)地圖精確標注著出租屋與商鋪,也記錄群眾的訴求與期盼,更用紅藍兩色標記著獨居老人和留守兒童。(記者 王龍祥 通訊員 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