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5月7日訊 一張高低床,一輛電動車,或者一袋血小板……母親的心愿似乎很大,承載著對孩子滿滿的愛,可她們的心愿又那么小,只需要一兩千元就能達成。然而,對貧困媽媽來說,這卻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母親的夢想賬單
女兒小時候的模樣很可愛,黃阿姨說,不管怎樣她都要養(yǎng)女兒一輩子
熱心人送了一輛紅色電動車給單親媽媽友琴,希望她的生活多一些色彩
海都“母親的夢想賬單”特別策劃推出至今,已有4位媽媽的心愿達成。報紙前,不少默默無聞的好心人,在母親節(jié)來臨之前,把禮物送到了貧困媽媽手中,謝謝你們!
“乖乖吃藥,媽養(yǎng)你到老。”對于家住聚寶社區(qū)的黃榮蘭來說,智障女兒就是她的全部,不管她多任性,黃榮蘭的愛始終不變。
夢想賬單 5
女兒愛吃的水果要冷藏 送她一臺冰箱吧
許愿人:母親黃榮蘭 微心愿:一臺冰箱
年近花甲的黃榮蘭,住在鯉城聚寶社區(qū)。70多平方米的租房里,唯一能用電器,就是電飯煲。天氣漸熱,她和女兒睡在草席上,搖著扇子。
10年前,黃榮蘭在菜市場賣雞鴨,阿英還能幫母親拔拔雞毛。一個夜晚,醉酒的丈夫回來,和鄰居發(fā)生了爭執(zhí),阿英護著父親,頭部受傷。原本智力就低于同齡人、沒有讀書的阿英,受了刺激,從此情緒易怒,要長期吃藥控制。
如今,女兒33歲了,個頭比母親還高,黃榮蘭仍寵著她,就像對待7歲小孩一樣,忍耐著她的任性。
“她心情不好,剪我的頭發(fā)。”黃榮蘭乖乖坐著,任女兒擺弄,及腰的長發(fā)被女兒剪成了寸頭。女兒有時不吃藥,撒了一地,她就一顆顆撿起來,哄她吃。
去年年底,丈夫癌癥病發(fā)住院。阿英凌晨四五點起床,獨自到醫(yī)院看望父親,給父親唱歌,驚擾了護士和其他病人,惹來責備。有人言語過分,阿英受驚,情緒再度失控。大年初一,丈夫病逝。
處理完丈夫后事,黃榮蘭帶女兒住院治療。兩個月后,女兒出院了。可她卻發(fā)現(xiàn),自己脖子上多年的腫塊變硬,在親戚催促下,她才舍得就醫(yī),將腫瘤切除,前后花了2萬多元。
這半年來,日子漸漸平穩(wěn)了。黃榮蘭不敢再讓女兒獨自出門,她笑著說,“我像她的保安,她到哪我護送她到哪。”社區(qū)工作人員逢年過節(jié)的慰問、低保補貼,勉強夠她們過活。
如今,阿英情況好些,能幫忙拖地、洗碗。但碗總是洗不干凈,黃榮蘭只能重新洗一遍。“她見我重新洗,會郁悶,覺得自己沒用。”為照顧女兒的情緒,黃榮蘭常常等女兒睡著了,將房門關上,把水流開小,悄悄洗碗。
“媽,你要是突然死了我怎么辦?”前兩天,阿英突然跟她說。
“哪那么容易死呢。”黃榮蘭愣了。
偶爾經(jīng)過菜市場,黃榮蘭會遭遇奚落。有人跟她炫耀,自己40歲就抱孫子了,有人會閑言碎語,說她的女兒不正常。黃榮蘭心里苦,“我沒有太多要求,女兒健康就好。”
昨天上午,黃榮蘭騎著破舊的自行車,帶著海都記者來到租房。餐桌防蚊罩一打開,孤零零的半顆梨子放在那。“有一半爛了,我把爛的部分切掉,剩下還能吃。”黃榮蘭說,她最大的心愿是能有一臺冰箱,夏天到了,親朋會送些吃的,自己買些肉給女兒補身體,如果能有冰箱保鮮就好了。
“阿英倒是想要一臺電視機,她愛玩,每天只能聽收音機,不過我覺得還是健康重要。”黃榮蘭笑著說。
【回音壁】
收到紅色電動車 單親媽媽友琴笑了
“我們要認領單親媽媽的夢想賬單!”昨天上午,泉城公益團隊負責人黃阿輝走了3家電動車車行,給林友琴選了一輛紅色電動車,希望給她的生活增加點明亮的色彩。
昨天下午,林友琴特意請了2個小時假,坐40分鐘的公交車到泉城公益團隊辦公地點取車。一輛嶄新的電動車擺在自己面前,林友琴很激動,“有輛能騎的車就行,這車太貴了,真的謝謝!”。
黃阿輝很細心,他把電動車行老板的電話也給了林友琴,一旦電動車出問題,可以打給老板咨詢。他還把新車上牌的程序給友琴講解一遍。(海都記者 陳瑩鈺 黃曉蓉 夏鵬程 文/圖)
【相關新聞】
300厝邊獻愛心 幫助困難母親
海都訊 昨天下午,鯉城區(qū)泉山社區(qū)的施阿婆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捧康乃馨和一袋生活用品。81歲的施阿婆家里困難,她腿腳不好,只能坐輪椅,很少出門。臨近母親節(jié),除了施阿婆,泉山社區(qū)還有另外兩名困難的母親,都收到這份節(jié)日禮物。
這份禮物,是社區(qū)300多名厝邊的心意。昨天上午,在社區(qū)的活動場所,厝邊陸續(xù)趕來,每人捐出自己的一點心意。大伙捐出的愛心款,均用于幫扶3名困難母親,泉山社區(qū)居委會表示將持續(xù)關注困難母親,及時幫她們解決生活難題。(海都記者 林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