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6月21日訊 這段時間,吳樣娘夜里常常睡不著,一覺總要睜眼到天亮。房間隔音效果不怎么好,夜里翻來覆去的聲音,住在隔壁的孫子陳海波聽得一清二楚。
陳海波心里明白,阿嬤為何這番難睡著。這些日子,阿嬤經(jīng)常唉聲嘆氣,覺得自己身體一天天變差,萬一走了,擔(dān)心他以后的生活該誰來照顧。
命運(yùn)沒能讓吳樣娘低頭,90歲的她還希望多活幾年照顧孫子
吳樣娘今年90歲,生活在鯉城常泰五星社區(qū)。23年前,兒子失蹤,兒媳改嫁,本到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jì),卻開始默默承擔(dān)照顧身患小兒麻痹癥、生活無法自理的孫子。(更多有關(guān)小兒麻痹癥疾病知識,您可訪問閩南健康網(wǎng):http://www.mnjkw.cn/)
如今,陳海波30歲,除了能用雙腳吃飯、玩電腦、寫字,生活依然無法自理,吳樣娘每天都得寸步不離照顧。但年紀(jì)大了,照顧變得愈發(fā)吃力。
7歲就沒有父親母親,在陳海波眼里,阿嬤對他的愛更勝母愛。20多年來,阿嬤在他面前,從未有過半句怨言或打罵。相反,艱苦生活里,得到更多的是鼓勵與打氣。
陳海波學(xué)會用腳吃飯,阿嬤開心地搭著他的肩膀微笑
阿嬤辛苦操勞
23年如一日寸步不離照顧孫子
吳樣娘的家,位于五星社區(qū)村路旁。上周采訪那天,正值夏日正午,她坐在半敞開的大門旁乘涼發(fā)呆。見我們來,許久才回過神,起身推開另一半的門,招呼我們進(jìn)屋。
因?yàn)橥k姡瑑膳詷欠堪さ镁o,屋里又黑又悶,但收拾得很干凈,格外溫馨。陳海波聽到聲音,從房間踱步走出,走路一瘸一拐,雙手萎縮僵硬在胸前無法動彈,斜歪厲害的臉露出的笑容,讓人一眼就懂,見到我們,他很開心。
3歲時,一場高燒,讓陳海波身患小兒麻痹癥。7歲那年,父親突然失蹤,母親又改嫁,照顧陳海波的擔(dān)子重重壓在60多歲的吳樣娘身上。
孫子生活無法自理,她都要寸步不離地照顧。每天一早,吳樣娘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幫陳海波穿衣服。“給哥哥穿衣服,要使多大的力氣,你知道嗎?”陳海波的妹妹小梅(化名)比哥哥小一歲,她說,哥哥雙手僵硬,阿嬤在給他穿衣服時,每次要用力硬掰,十分吃力。小梅心疼阿嬤,簡單的換衣都這么費(fèi)力,更別提平日的洗澡、洗衣服、上廁所。
現(xiàn)在,吳樣娘身體越來越差,照顧陳海波日常的吃喝拉撒,變得著實(shí)困難。“好在小梅經(jīng)常過來幫忙干點(diǎn)家務(wù)。”吳樣娘說,小梅也是她拉扯長大,從小就懂事,會搶著干活。妹妹嫁人后,仍堅(jiān)持每日回家看她和陳海波。
每天下午4點(diǎn)多,小梅在婆家忙完家務(wù),照顧完小孩,都會回來一趟?;丶視r間短,她常得抓緊打掃衛(wèi)生。“阿嬤年紀(jì)很大了,想為她減輕負(fù)擔(dān)。”小梅說,從小她和哥哥是阿嬤一個背一個牽,阿嬤一輩子操勞,太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