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演武大橋上空烏云壓境。常海軍 攝
昨日下午,書法廣場,游客在漫天烏云下拍照。常海軍攝
據(jù)廈門商報報道 這幾天,我們小心猜測“泰利”的喜好,不知道它到底打算在哪里登陸;昨夜今晨,我們知道了答案:它老人家就沒打算上岸!“泰利”因此被看成是路徑怪異,它成為有史以來惟一橫貫臺海的臺風。
截至昨日22時,強熱帶風暴“泰利”中心位于我國臺灣省臺北市西偏南方大約123公里的臺灣海峽中部海面,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5百帕。預計“泰利”將以每小時4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于今天凌晨由臺灣海峽進入東海南部海面,強度緩慢減弱。按照一位朋友的原話:“它的路線,好像外科手術縫合線。”
昨日18時,廈門脫離“泰利”的7級風圈半徑。預計“泰利”未來沿我省中北部沿海繼續(xù)北上,風暴中心逐漸遠離本市,對我市及沿海地區(qū)影響減小。市氣象臺于昨日20時解除了沿海強熱帶風暴警報。
“泰利”鐵下心來不登陸而進入東海,這使它成為有史以來惟一橫貫臺海的臺風,它從出生到現(xiàn)在的奇特“行徑”都被人們津津樂道。
移動速度先慢后快:前期,“泰利”因與今年第四號超強臺風“古超”共同處在季風帶上,兩者間產(chǎn)生間接的“雙臺風效應”,移動比較緩慢,有時每小時爬行不到10公里。“古超”減弱消失后,“泰利”在西南季風的引導下,快速往東北方向移動,速度輕松達到35公里/小時,昨日22時速度甚至達到了40公里/小時,是跑得最快的臺風之一。
穿越臺灣海峽,成為歷史上的惟一:作為在南海生成的臺風,“泰利”穿臺灣海峽而過,既不在福建登陸,也不在臺灣西海岸登陸,這在歷史上非常罕見,用“惟一”來形容也不為過。
來勢洶洶,影響卻很小:看著熱帶風暴奔自己而來,誰不害怕?但從昨天10時之后,廈門的雨水幾乎停止,陽光從厚重的云層中透出。天邊的烏云不停翻滾,卻始終沒有下雨——這或許讓做好準備,想體驗臺風威力的游客有些失望。然而這是由于“泰利”本身的特點決定的,生成于南海的臺風容易“禿頭”,本身多數(shù)云系都停在熱帶風暴南側,北面又有冷空氣南下,將“泰利”北側的云系吹散,構不成降下暴雨的條件,因此廈門昨天反倒無雨無浪。 (記者 龔冉 通訊員 其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