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千里赴廈,實現(xiàn)逝者遺愿
閩南網(wǎng)4月3日訊 為了實現(xiàn)跟丈夫生前的約定,16年后,她將丈夫的骨灰伴著鮮花撒入海中;
為實現(xiàn)父親遺愿,他和五個妹妹帶著老父親的骨灰,從北京遠道而來……
昨天,廈門市舉行2014年海葬活動。在輕輕的海浪聲中,92位逝者帶著親人的無限哀思,魂歸大海,回到自然的懷抱。
杯燭祈福親人落淚
昨天中午12點整,在廈門市薛嶺山陵園,寓意萬古長存、寄托無限哀思的古鐘聲在上空回蕩,在場約400人垂首默立,悼念逝去的親人。
禮儀人員恭讀了祭文,“請拿起杯燭,為你們的親人祈福?!迸e起杯燭的人們,神情凝重,紅了眼眶。
今年的葬禮儀式上,新增了“誦讀名單”的環(huán)節(jié)。當念到自己親人的名字時,許多人更是黯然落淚。
隨后,象征著對逝者無限哀思的白鴿被放飛。主辦方為親屬們頒發(fā)了海葬證明、祭奠卡。
乘船出海送親魂歸
儀式結(jié)束后,親人們手捧骨灰,集中乘車前往第一碼頭,并在這里分乘兩艘船出海。
在輪船的客艙里,家屬們相對而坐,表情凝重,望著手里的骨灰盒,似乎回想起逝者生前與己相伴的幸福時光。
船只大約航行25分鐘,來到了鼓浪嶼海岸線以外的東海海域。
13點半,在工作人員的引導(dǎo)下,92組家屬依次捧著親人的骨灰盒,來到甲板上。古鐘聲再次響起,親人們將骨灰伴著花瓣,通過鋼制漏斗撒入大海。有家屬觸景生情,哀思不止,再次落淚。
約一個小時后,骨灰撒海完畢。但客艙里,親人們?nèi)詫Υ蠛>镁媚?/P>
□故事
“跟丈夫的約定,今天終于實現(xiàn)了”
張女士是重慶人,已退休。昨天,她跟女兒、女婿和外孫女,帶著丈夫顏先生的骨灰前來撒海。
張女士和丈夫1981年結(jié)婚,婚后兩人都從事管理工作,但丈夫比她更忙。丈夫很喜歡大海,但重慶沒有大海,丈夫告訴她,等退休后,一定要去一個有大海的地方養(yǎng)老。
但這個愿望沒有實現(xiàn)。16年前,丈夫因肝癌離開妻女,當時只有48歲。張女士還記得,丈夫在病榻上,還惦記著此生最大的遺憾——沒去看看大海。
后來,女兒大學(xué)畢業(yè)后在廈門上班,并成了家。去年,張女士跟著來了廈門,并帶上了丈夫的骨灰盒,因為廈門有美麗的大海。
雖然已是16年過去,但張女士撒骨灰時仍難忍悲傷,與女兒抱頭痛哭。而她與丈夫的約定,也終于得以實現(xiàn)。
老紅軍6個兒女
前來實現(xiàn)父親遺愿
61歲的林女士是福建上杭人。昨天,她跟大哥和四個姐妹從北京趕到廈門,只為實現(xiàn)老父親的遺愿。
林老先生是位老紅軍,1930年就當了兵,后來轉(zhuǎn)業(yè)成為一名醫(yī)生。兩年前,106歲高齡的林老先生與世長辭。臨走前,他有個心愿,希望子女能將他的骨灰撒向大海。
林女士與五個兄弟姐妹受父親耳濡目染,都從了醫(yī),幾十年來懸壺濟世。林老先生退休后,每年都會從北京回到故鄉(xiāng)福建,每次也都會來廈門,看看自己熱愛的大海。
林女士說,葬在藍天白云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她也終于明白了父親的心意。她說,以后自己老去,也要以這樣的方式魂歸大海。(海都記者 陳志堅 通訊員 張賢日 文/圖)
□鏈接
廈門本市亡故居民
今年首次免費海葬
自2008年起,廈門市便開展海葬活動,已有364名逝者的骨灰撒向大海。今年的活動,是歷年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
與往年不同的是,廈門市今年首次對本市常住戶籍死亡居民骨灰撒海免收費用。今年92位逝者中,74位廈門本市亡故居民享受了骨灰撒海費用免除,其他每名仍收取1600元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