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集團軍某團導彈連運用拿來主義創(chuàng)新——
巧用3D技術升級導彈模擬訓練器
用一枚導彈命中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3個目標,可能嗎?
第41集團軍某團導彈連在最近一次實彈射擊中,將這個問號變成了嘆號,并刷新了該型導彈實彈射擊的最好成績。
問其有何秘訣,連長魏星呵呵一笑:“這一優(yōu)異成績的取得,是我們巧用3D技術練出來的。”
一次不合格暴露的問題
說起去年年底的實彈射擊考核,導彈連官兵至今記憶深刻。
那次,上級對該連進行實彈射擊考核,現(xiàn)場抽取了6名不同兵齡的士官,隨機組成3個發(fā)射小組,發(fā)射3枚實彈。
此前,為了備戰(zhàn)考核,全連官兵在模擬訓練器上加班加點訓練。魏星還摸索總結出了“極限運動訓練法”,即每次完成高強度體能運動后,立即進行導彈模擬訓練器訓練,從而達到練體能與練心理的有機結合。經(jīng)過嚴格訓練,全連官兵模擬訓練成績有了很大提升。
考核開始,四級軍士長金谷和下士吳琦首先上場。截獲目標、跟蹤瞄準、解鎖發(fā)射……兩人配合默契,熟練操作導彈,準確命中目標??己私M隨即命令他們互換角色操作,雖然有金谷的現(xiàn)場鼓勵和指導,但第一次進行實彈發(fā)射的吳琦還是因緊張未能命中目標。隨后上場的發(fā)射小組也因同一原因未能命中目標。考核組當場判定該連考核成績不合格。
為啥模擬器上成績很好,到了實彈射擊卻不合格?
面對不盡如人意的考核結果,官兵反思認為,實彈射擊是個動態(tài)過程,依靠模擬訓練器訓練則是靜態(tài)過程,模擬訓練器功能落后是考核失利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