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市文物管理中心獲悉,蔡氏古民居孝友第和當鋪正在進行修繕,預計明年初完工。一旦完工,標志著蔡氏古民居一期修繕工程全面結束。
市文物管理中心主任楊小川表示,2011年動工以來,已有8棟單體建筑完成修繕,一期修繕工程預計花費1000多萬元。
工人在鋪設孝友第屋頂上的瓦片。
當鋪破舊不堪。
工人正在加工修繕所需的木料。
孝友第只?;究蚣?/STRONG>
孝友第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前后,建筑面積1216平方米,是整個建筑群中最大的一座。大門匾書“孝友傳芳”,是蔡淺第7、第9、第13個兒子共居之所。
據(jù)說有一年,蔡淺從菲律賓回來,巡視大厝建造情況時,看到兩個孫子為爭一個皮球而吵了起來,兩個兒媳婦不問情況相互指責對方的孩子。目睹這一幕,蔡淺深感憂慮:縱有金銀萬兩,兒孫不和睦,家運定衰敗。于是,蔡淺作詩警示后世子孫。蔡氏古民居管理人員小陳告訴記者,在孝友第北門堵嵌陰刻著這首詩:“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作樣看。”
昨日,記者在孝友第看到,偌大的一座建筑,如今只剩下基本框架。
據(jù)小陳介紹,在土改時期,孝友第曾被征用作為糧倉。主體建筑內部格局幾乎被拆光,現(xiàn)在有的地方雜草叢生,建筑內的一些雕花腐朽脫落,但一些彩繪依稀可見當時模樣。此外,第一進和第二進天井兩側的屋面全被毀,挑檐受屋面瓦的重量所壓,其上下檐檐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沉。大厝南側護厝目前只剩下殘垣斷壁,北側護厝曾改作工廠,柱子后期全被改為石柱。
“一期10棟要修繕的單體建筑中,孝友第面積最大,同時損毀也最嚴重?!毙£愓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