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
交通法規(guī)應更科學更人性
“新交規(guī)實行以來,網友紛紛吐槽見黃燈亮起即停在停止線很難掌控。要么提前在路口把車速降至極低,但這給本身擁堵不堪的交通繼續(xù)添堵;要么隨時準備燈前急剎,但這已經造成更多追尾事故。違背牛頓第一定律而制定的這條規(guī)定實在不合理,鄭重呼吁修訂!”
“紅燈表示禁止通行,綠燈表示準許通行,黃燈表示警示。三個信號燈各司其職,交管部門將黃燈作用歸于紅燈,不僅技術上難以做到,且明顯違法。行政部門規(guī)章與法律相抵觸,該怎么辦?”
“遇黃燈本應能停則停,而中國司機總是能搶則搶,這種習慣確實應該改一改!但是,規(guī)定也應更科學、更人性。推廣倒計時器、搶黃燈扣分減至2-3分,對無意搶了黃燈但能停下不走的免罰……假如能做到這些,大家還會有那么多非議嗎?”
據鄭州一家駕校教練介紹,在實際駕駛中,司機應該做到“趕紅不搶綠”,當前方是綠燈時,如果距離50米,司機就不要再加速搶燈,因為情況瞬間變化,綠燈變紅燈恰是由安全變危險的狀態(tài)。而紅燈變綠燈是危險變安全,司機見紅燈可較快行至路口。
綠燈的結束也就意味著路口的狀態(tài)由安全轉變?yōu)椴话踩臓顟B(tài),沒有越過停止線的車輛,一定要停止通行,不得越過路口。
在行駛過程中,如果駕駛人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在行經交叉路口時做到減速慢行、謹慎駕駛,追尾和搶黃燈這些行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當黃燈亮起時,車身任何一部分一旦越過停止線,車輛是可以繼續(xù)通行的,可以不認定為闖黃燈。未越過停止線的車輛不得通行。
闖黃燈如何認定
如何避免闖黃燈
網絡調查
七成多認為不合理
網上對“你如何看待新交規(guī)‘闖黃燈扣6分’規(guī)定”進行了調查。截至3日23時,共有17.4萬位網友提交了自己的意見。
“不合理、難控制,易造成更多違章和事故” 72.7%
“可以理解,搶黃燈常導致交通事故應嚴罰” 15.4%
“保留看法,可一段時間后對新交規(guī)效果進行科學調查” 11.9%
小疑問
黃燈剛閃爍時越線
算不算闖燈?
公安部交管局秩序管理處處長李勤表示,黃燈的作用是凈空交叉路口,交通法規(guī)對闖黃燈的界定也是十分明確的。按規(guī)定,這三種信號燈都是不閃的,此前公安部曾組織了對全國信號燈的排查,信號燈閃爍也是不合規(guī)定的、是需要整改的問題之一。
專家說法
“闖黃燈”違法并非新規(guī)
公眾理解有偏差
【1】
昨日,記者搜尋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發(fā)現(xiàn),對黃燈通行規(guī)則有著如下規(guī)定:黃燈表示警示?!秾嵤l例》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黃燈亮起時,已越過停車線的車輛可以繼續(xù)通行。這就表示,如果在路口黃燈亮起時車輛沒越過停車線,必須停車等候,否則即屬于違法行為。
據鄭州市交警部門有關負責人解釋,剛剛實施的公安部新修訂發(fā)布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guī)定》規(guī)定:違反交通信號燈扣分由3分提高到6分。也就是說,按照交通法規(guī)或是新規(guī),只要是與交通信號燈通行規(guī)則相違背的駕駛行為,均屬于違反交通信號燈,這就意味著“闖黃燈”與“闖紅燈”無異,一次扣6分。
這位負責人稱,事實上,在大多數(shù)駕駛員的概念中,違反交通信號燈就是闖紅燈。對闖黃燈,由于此前國內不少地方對闖黃燈采取的是不處罰政策,大多數(shù)駕駛員就理解為闖黃燈是不會處罰的。所以,這次新規(guī)一出,很多人一時難以適應,以致引起爭議不斷。
強調闖黃燈也算違法
有利于良好交通習慣的養(yǎng)成
【2】
一名研究了多年交通管理的專家表示,“闖黃燈”算不算違法這個爭議已經存在30年了,此次強調“闖黃燈也算違法”是一種突破。該專家稱,算上此次實施的123號令和124號令,我國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已經經歷了4次比較大的調整。在第二次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時,就把黃燈的有關內容寫入了。頒布之初,相關部門內部對“闖黃燈”怎么界定有過爭議,當時確定,在確定路口安全時,黃燈亮起車輛可以通過。
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頒布,實施條例中寫明,黃燈亮時,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可以繼續(xù)通行。法律法規(guī)雖有所規(guī)定,然而在現(xiàn)實中,各地交管部門對于“闖黃燈”這一行為是否屬于違法采取的執(zhí)行方式卻各異。
該專家表示,公安部交管局此次明確對“闖黃燈”行為做解釋,是一種突破,是對良好交通習慣養(yǎng)成的因勢利導,“交通本來就是一種文化,交通文化需要被絕大多數(shù)人支持和認同,文化和科學之間總會有差距,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交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是可以發(fā)揮促進作用的”。
在國際上,黃燈警示的作用非常明顯。在他們的交通文化中,車輛到路口就自然減速,保障行人的絕對路權,這可能也是交管部門此次強調“闖黃被罰”的初衷,“有爭議就有改革的空間,也能引起人們對交通安全的重視”。(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