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場直擊:被中央接見過的老知青,帶我們逛閩北最大知青樓
東峰桂林 一座知青樓的新機
緣起·有關知青的歲月情懷
一座在當?shù)剌^有規(guī)模,且相對完整的知青樓,卻因疏于管理日益破敗。這是一年前建甌東峰鎮(zhèn)桂林村的情景。
當時,保護好這座承載許多人難忘歲月的知青樓,成為縈繞在省文化廳派駐桂林村第一書記、省博物院陳列設計部副主任楊哲腦海里的大事。楊哲找到“助村”,希望能夠聚集更多力量,共同努力。在他的計劃里,桂林村可依托知青樓,打造成一個知青文化村。
2015年7月,“助村”刊發(fā)文章《建甌桂林知青樓,湮滅還是重生?》,為正多方奔走的楊哲鼓與呼。報道吸引了曾經(jīng)在建甌插隊的知青們,包括曾任建甌市知青辦主任9年的趙英坦。在趙英坦的號召下,數(shù)十名老知青于同年10月聚首桂林村,商討如何保護這座閩北最大的知青樓。
在多方的助力下,桂林村已經(jīng)募得資金近100萬元用于修繕知青樓。楊哲也收到了許多老知青捐贈的老物件,它們將被陳列于知青樓。
在楊哲看來,保護知青樓,打造知青文化村,能夠記住一段青春的歲月,留下一段難忘的鄉(xiāng)愁,收藏一段美好的回憶。知青文化將成為桂林村的名片之一。
印象·知青樓改造正在加速
12月1日,“助村”聯(lián)合采訪團走進桂林村,來到了備受矚目的知青樓前。
記者看到,知青樓前搭滿了腳手架,樓內(nèi)地板、吊頂、窗戶的修繕剛剛完成。楊哲告訴記者,知青樓的內(nèi)部裝修和外部綜合整治將在明年春節(jié)前后完成。不久的將來,這座樓將成為閩北十個縣的知青文化展覽室。
“對知青樓的修繕,我們盡量做到修舊如舊。”楊哲說,“修繕之后的陳設將復原知青生產(chǎn)生活的場景,還原他們的歲月記憶。”
對老物件的收集,成為楊哲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楊哲告訴記者,目前征集工作正在進行中。知青樓還將陳列一些文創(chuàng)物品,包括知青年代的海報、標語等等。
周學俊是曾在桂林村插隊11年的老知青,目前定居建甌市。得知桂林村要打造知青文化村,周學俊拿出珍藏多年的老照片,準備放置在知青樓里。周學俊說:“閩北曾經(jīng)擁有6萬多名知青,對他們來說,知青樓的重生意義重大。”
依托知青樓發(fā)展文化旅游,楊哲為桂林村設計了五張名片。2016年,楊哲牽頭編制了《桂林村十五年發(fā)展規(guī)劃》和鄉(xiāng)村旅游路線圖,記者查閱得知,省級傳統(tǒng)村落、閩北知青村、抗戰(zhàn)東南訓練班、百年烏龍茶園、南宋駙馬故里等五張名片,將成為桂林村發(fā)展鄉(xiāng)村文化旅游的抓手。
楊哲告訴記者,在進行鄉(xiāng)村文化旅游規(guī)劃的同時,自己也著手進行桂林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截至今年9月,楊哲累計爭取各類項目資金685萬元,這些資金被用來修公廁、鋪設機耕道、硬化村莊道路、實施“亮化工程”“光纖入村”等項目,為村里發(fā)展旅游業(yè)打下基礎。
聲音
楊哲:通過這一任班子的努力,桂林村得到了各方力量的幫助,也凝聚了當?shù)馗刹苦l(xiāng)賢的心,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桂林村將來會有持續(xù)的發(fā)展。
我也想借此機會,呼吁更多人幫助桂林村收集與知青有關的文物,協(xié)助我們建設好知青紀念館。
桂林村婦女主任鐘寶珍:謝謝采訪團對桂林村文化的宣傳和助力,采訪團拍攝和錄制的精彩片段很有代表性和宣傳力!相信在你們的宣傳下,我們桂林村將來的發(fā)展會越來越美好!
騰訊網(wǎng)友3781890486:不管怎樣,對知青來說這段歷史難忘!
楊雪韻:桂林村給我的感受是一個很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它的知青樓很值得大家去看一看。
李蕓:桂林村是我個人比較感興趣的一個地方,因為這里有父輩們留戀和提及的知青歲月??赐曛案=ㄈ請髮χ鄻堑膱蟮溃沂艿搅擞|動。站在那座有歷史符號的建筑物面前,我在想如果可以把這里當作一個電影的取景地,好好還原一下那個時代的故事,應該是非常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