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在玉萍果園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的果園采摘黃桃。
夏末秋初,走進建寧縣里心鎮(zhèn)雙溪村千畝黃桃種植基地,只見個大飽滿的黃桃綴滿枝頭,果農穿梭在果園間,將一顆顆“黃金果”收入“囊中”。
建寧縣地處閩西北內陸山區(qū)、武夷山脈中段、千里閩江源頭,具有得天獨厚的發(fā)展落葉果樹的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產出的黃桃果肉橙黃、色澤鮮艷、香氣濃郁。據統計,全縣黃桃種植面積超2萬畝,主要品種為“錦繡”黃桃,輔以“錦香”“錦園”“錦花”“金童”“錦碩”等新品種,今年全縣黃桃產量預計達2.8萬噸。近年來,建寧通過試水電商直播、提升物流效率、豐富消費場景等方式,不斷拓寬銷售渠道,讓桃香飄進萬家。
田間風味新鮮達
雙溪村是建寧縣黃桃種植規(guī)模最大的村,全村90%以上的農戶都種植“錦繡”黃桃。為助力黃桃銷售,7月23日,“福品福遞·快遞助農”直播在這里開啟。5個小時的直播,共吸引百萬人次圍觀,黃桃線上搜索量暴漲500%,當日銷售超3萬單、近90噸。
“前期氣候給力,加上管理得當,我家今年的果子特別漂亮。”玉萍果園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高玉萍手捧著兩個比拳頭還大的黃桃笑著說。她的果園里,每棵桃樹產量可達50公斤,果均重量250克,大果甚至在400克以上。
鴻鑫果業(yè)合作社負責人李海鴻手持直播間訂單明細表,同樣難掩喜悅:“短短2小時,訂單就突破1萬單,場外快遞車輛已經排到路口,等候裝運。”
訂單紛至沓來的同時,如何鎖住黃桃的風味,讓這份鮮甜直達餐桌?“冷藏鎖鮮+極速配送”,成為建寧的答案。
在建寧縣綠源果業(yè)有限公司的保鮮倉里,該公司總經理付興安正翻看著筐里分揀好的黃桃。據了解,該保鮮倉采用梯度式降溫模式,室內溫度保持在26攝氏度以下,剛采摘的黃桃經過8小時的緩慢降溫保鮮,便能更持久地保持風味,不懼山高路遠。從7月24日采摘當季黃桃開始,該公司目前已售出2萬余斤黃桃。
“自采摘以來,我們每天都要通過物流往省內外寄出大批量黃桃,高峰期日發(fā)貨量突破5萬公斤。”李海鴻說,為保障黃桃新鮮送達,順豐專門開通黃桃運輸專車,從果園旁的臨時分揀點直接裝車,一路直達沙縣分撥中心、福州轉運中心,每天安排20班專車循環(huán)往返。早上采摘的黃桃,中午就能裝上專車奔向分撥中心,通過分撥中心的快速分揀,第一時間發(fā)往全國各地。
這種“產地直裝+專車直送+分撥速發(fā)”的模式,讓黃桃從采摘到進入全國運輸網絡不超過5小時,最大程度上保證果品的鮮度和口感。順豐、郵政等8家快遞企業(yè)還與建寧縣果蔬協會簽下戰(zhàn)略合作協議,把“極速服務”變成長效機制。
與此同時,建寧借助多方力量打造縣鄉(xiāng)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通過整合縣域物流資源,推動“快遞進村”工程建設,打通農產品上行的“最后一公里”。三明市還通過“郵快”“快快”“客貨郵融合”等模式把快遞點設到村口,為農特產品出山進城提供有力支撐。
小城夜市黃桃香
夜幕降臨,建寧縣愛心圓盤夜市燈光點點,在這里,夜晚的涼爽夾帶著黃桃的甜蜜,讓疲勞一天的人們聞香而來。
在雙溪村黃桃種植戶陳愛美的攤位前,不同大小的黃桃已被細細分好,等候消費者前來選購。今年是她第四年來這里擺攤。
“白天從樹上摘下,晚上賣到11點,都能賣完。”隨著一聲招呼,陳愛美熱情地轉身,為來客遞上裝黃桃的塑料袋。
“來嘗嘗我們家的黃桃,可甜啦!”“來!給!怎么樣?要不要捎上一些?送禮很合適!”里心鎮(zhèn)戴家村村民劉美英大方地切開了幾個大黃桃,擺在攤前供顧客免費品嘗。
劉美英說,自家有50多畝桃園,每天采摘數千斤,每天都有收購商等在桃林收購,白天沒賣完的黃桃,她就用車拉到夜市售賣。白天天熱,她就用濕毛毯遮蓋黃桃,避免高溫將黃桃曬傷、燒爛,這樣一來,即使路途顛簸,消費者也能吃上最新鮮的黃桃。
“這里就是咱們的黃桃大市場!”劉美英感慨道,夜市里不僅有市民,還有外地的散客,極大拓展了自家黃桃的銷路。“前段時間,一位來自寧化的客人讓我?guī)兔Υl(fā)貨,訂了100多公斤。”
來自溪口鎮(zhèn)楊嶺村的余先生夫婦和往年一樣,自帶打包箱來這里“尋寶”。“寄給家人的東西,一定要親自挑選才安心。在福州的親朋好友對建寧黃桃的評價很高,所以今年又來采購給他們寄去。”
觸手可及的便捷、實實在在的“地板價”,小城夜市與清甜桃香的“雙向奔赴”,逸出了滿滿的人間煙火氣。(福建日報見習記者 莊紫怡 通訊員 陳渴 曾誠/文 陳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