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學小米,反小米”的集團軍中,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陣營,一個陣營是“向上生長”,還有一個陣營是“向下生長”。
【國產手機觀察之紅辣椒篇】
小米互聯(lián)網思維的三板斧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產手機廠商學走。微天下近期已經討論過幾乎所有摸索互聯(lián)網思維的國產手機,包括華為榮耀、小米、金立、vivo、百分之百、摩奇掌機(曾李青投資,12月份網上預售133萬臺)等,從此關注的則是紅辣椒手機(就是前段時間談過的設計吃貨手機的品牌),這款手機1月8日11點在京東商城開售,也模仿小米進行預售,結果居然預約出超過百萬臺去。
從華為到紅辣椒,看來現(xiàn)在手機廠商只要玩網上預約,弄個百萬臺以上簡直跟玩似的。
紅辣椒是典型的小米模式。既然說是學習小米的三板斧,除了預售之外,紅辣椒還搞低價與高性價比吸引注意力。而且一直緊盯小米和華為榮耀3C,這款5英寸四核,1300萬+500萬攝像頭組合(紅米是800萬+130萬),跑分17000+的互聯(lián)網手機,最初定價緊跟紅米,紅米售價799元,紅辣椒則定價798.5元。后來出于種種原因,紅米手機宣布降價100元,到699元,紅辣椒手機則通過官方微博宣布也跟著降價到698.5元進行預售。
紅辣椒手機是號稱互聯(lián)網手機三大品牌之一的“小辣椒”手機的入門級產品品牌,從去年開始,小辣椒就盯緊小米貼身PK,小米推出紅米以后,小辣椒也推出紅辣椒,價格始終比小米手機便宜五毛錢。
不知道雷軍看了后對這種“五毛戰(zhàn)術”會有何種感受?目前看小辣椒手機與小米在體量上相差很還很遠。但問題,它拿來緊盯小米的,正是當初小米對付傳統(tǒng)手機廠商的一套做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就算沒受傷看著也是夠煩人的,因為打價格戰(zhàn),以小米的出貨量肯定吃虧更大,而且,小辣椒拿來打價格戰(zhàn)的方法是也是小米善用的預售手法,可以有效的控制銷量。
而且在媒體上,小辣椒手機還玩命宣傳要跟同檔次的紅米PK性價比。
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學小米,反小米”的集團軍中,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陣營,一個陣營是“向上生長”,在高價位上與小米形成差異,代表廠商是金立和VIVO,比如號稱1600萬像素的金立e7售價2699至3199元,號稱全球首款2K屏幕的vivo Xplay3S則售價3498,小米在這個區(qū)間沒有合適的產品與之競爭。但缺點是,在這個價位區(qū)間,它們要跟蘋果和三星爭奪市場,并不輕松。
還有一個陣營是“向下生長”,比如小辣椒手機,它一樣是互聯(lián)網思維驅動,但賣的比小米產品還便宜,走的是價格屠夫之路。
在學小米,反小米的互聯(lián)網思維驅動下,中國國產手機向上與向下兩個方向都有機會,“向上生長”本文暫不討論(請看今天的vivo篇或之前的金立篇),但“向下生長”在未來會有兩個關鍵點有可能使新的國產品牌涌現(xiàn)。
其一是小米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容易犯錯,這可能會給其他緊盯小米的廠商以機會。小米能夠凝聚粉絲經濟以驚人的速度迅速崛起,但是,隨著小米的體量越來越大,它可能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越來越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住各種失誤,這家建立在口碑上的優(yōu)秀企業(yè),就很可能摔倒在口碑上--最近的教訓是“質量門”和“芯片門”。
在中國經濟史上這樣的事例并不鮮見,比如二十年前的三株口服液,這家企業(yè)估計是史上唯一一家可以在崛起速度上與小米相提并論的公司,憑借杰出的營銷執(zhí)行力,吳炳新父子很短時間內把銷售做到80億,這可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而且六成用戶是樸實的農民(最佳鐵桿粉絲群),但卻因為一則“喝死人”的假新聞,就幾乎瞬間從市場上銷聲匿跡。(可參看前天寫的《小米芯片門,暴露“互聯(lián)網思維模式”的普遍隱憂》)
其二是中國的手機市場規(guī)模超級龐大,而且在低端存在著巨大的增量市場。市場研究機構GFK最新發(fā)布的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手機市場零售量達4.08億部,零售額預計達5751億元,這個市場20個小米也滿足不了(小米2013年業(yè)績:1870萬臺),而且這4億部手機中,千元以下市場占了50%。
更重要的是,最大的增量市場在低端,高端智能手機銷售趨緩乃至停滯已是有目共睹,但低端正相反,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中國手機保有量中有7億部功能機等著被“智能化”。這里面充滿了重塑市場格局的潛力和變數(shù),難怪小辣椒這樣的晉廠商會拼力與小米纏斗,難怪連華為這樣的大廠商也去推榮耀3C搶占低端市場。
還記得互聯(lián)網那個著名論斷嗎?得屌絲者得天下。
推薦閱讀:省互聯(lián)網信息辦正式批復"海都網閩南版"更名"閩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