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國際法律程序
菲律賓施壓圖謀不可能得逞
3月30日,菲律賓政府不顧中國政府不參與、不接受國際仲裁的立場,向國際仲裁庭單方面提交了所謂訴狀。菲方還利用媒體大肆炒作,歪曲事實,曲解法律,對中國進行不實指責。中國政府理所當然加以拒絕。菲律賓濫用國際法律程序,對中方施壓的政治圖謀不可能得逞。
不接受菲單方面提起的仲裁
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照會中方,將中菲南海爭議提交《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強制爭端解決程序。對此,中方多次指出,中菲南海爭議的核心是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的領土主權(quán)爭議和管轄海域主張重疊爭議。領土主權(quán)爭議并不是《公約》規(guī)范事項,不屬于《公約》解釋或適用的爭端。中國作為《公約》締約國,早在2006年就根據(jù)《公約》有關排除性條款作出聲明,將包括海洋劃界、歷史性權(quán)利等爭端排除于《公約》的強制爭端解決程序之外。因此,中菲間的海域劃界等問題,菲方不能在未經(jīng)中方同意的情況下單方面提交仲裁。
對于南海爭議的解決途徑,中國政府一貫主張由直接當事方協(xié)商和談判加以解決。這既是中菲雙方在一系列雙邊文件中所達成的重要共識,也是2002年中國和包括菲律賓在內(nèi)的東盟國家共同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一項重要原則。顯然,菲方背棄了雙邊共識和《宣言》承諾,是一種嚴重缺乏國家誠信的行為。
菲律賓瞎打“官司”欺世盜名
菲律賓自知將中菲南海爭議付諸《公約》規(guī)定的爭端解決程序面臨無法逾越的法律障礙,于是就采取歪曲事實、曲解法律的手段,企圖繞過2006年中國所作出的排除性聲明,將島礁主權(quán)和劃界爭議包裝成國際仲裁庭可以受理的《公約》解釋或適用的爭端。為了達到其目的,菲方采取了偷梁換柱、避實就虛的伎倆,詭稱菲方的訴求不涉及島礁主權(quán)歸屬和劃界問題,只請求仲裁庭就中國駐守的有關礁是島、礁,還是水下地物作出裁決,并裁定這些島礁能否擁有200海里的專屬經(jīng)濟區(qū)和大陸架。然而,根據(jù)“陸地統(tǒng)治海洋”的原則,領土或島嶼主權(quán)是海洋權(quán)益的前提和基礎,海洋權(quán)益是領土島嶼主權(quán)所派生。島礁歸屬及其可主張的海洋權(quán)益原本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兩者密不可分,前者是根本。對此,人們不禁要問: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菲方如此費盡周折,其目的無非有三:一是以小國弱國形象騙取國際同情;二是以維護國際法治的所謂“正面”形象抹黑中國;三是通過提起仲裁“暗度陳倉”,企圖將侵占島礁的行為合法化。
協(xié)商談判才是解決爭議的途徑
中國政府歷來主張以協(xié)商和談判的方式解決陸地和海上爭議。國際實踐表明,協(xié)商談判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最佳道路。
當前,在中國和大多數(shù)東盟國家的努力下,南海形勢總體穩(wěn)定,從中菲關系和東南亞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大局出發(fā),中方一貫致力于通過協(xié)商和談判同菲方解決爭端。雙方也達成了“循序漸進進行合作,最終談判解決雙方爭議”的重要共識,在這方面中菲間曾有過很好的合作。
中方愿繼續(xù)為維護南海和平穩(wěn)定作出努力,為中菲關系得到改善和發(fā)展作出努力。中方有決心、有信心、有耐心推進與菲方的直接談判。(人民日報)
菲方舉動受到專家一致批評
違背國際法之舉是徒勞的
國家海洋局海洋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所副所長賈宇:無論如何包裝,菲律賓所提仲裁都與領土主權(quán)和海洋劃界問題緊密相關,無法改變事情本質(zhì)。菲方非法侵占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是中菲南海爭端的根源。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菲律賓提起仲裁程序的行為是對法律程序的濫用?!豆s》明確規(guī)定了仲裁程序啟動的前提條件是遵循一項基本的國際法原則,即“國家同意原則”。國家對接受仲裁的同意表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一是國家可以根據(jù)《公約》授權(quán),對特定領域的爭端作出不接受仲裁的保留。2006年我國依據(jù)《公約》的這一授權(quán)作出聲明,對于涉及領土主權(quán)、海洋劃界等爭端,中國政府不接受任何國際司法或仲裁管轄。二是國家可以通過事前協(xié)議主動排除國際仲裁作為爭端解決方式。2002年,包括中國和菲律賓在內(nèi)的各方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已承諾用談判方式解決有關南海爭議。由此可見,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是違背《公約》、違反國際法的行為。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菲律賓清楚地知道,所謂的仲裁結(jié)果不一定對其自身有利,也不可能對中國產(chǎn)生任何效力,更不可能導致海上實際控制的現(xiàn)狀發(fā)生任何有利于菲方的變化,但菲律賓堅持要提交仲裁,無非是出于以下幾個方面盤算:一是為了影響國際輿論,企圖向中國施壓;二是為了轉(zhuǎn)移國內(nèi)民眾視線,掩蓋自己在黃巖島輕率挑釁招致極大失敗的尷尬處境;三是企圖挑起并炒熱南海爭端,從中謀取非法利益。(人民日報)
國外專家學者認為菲方強推國際仲裁是——
一場注定失敗的獨角戲
澳大利亞悉尼著名法律專家帕特·麥內(nèi)拉格律師在接受采訪時說:“我研究了一下南海的歷史情況,黃巖島最早于公元1279年由中國發(fā)現(xiàn),也是由中國最早于1935年命名?!丙渻?nèi)拉格說,在整個過程中,沒有發(fā)現(xiàn)菲律賓的參與。菲律賓從1899年到1987年的八九十年間6個版本的憲法都沒有提及南沙群島的任何島嶼屬于菲律賓版圖,而到了中國宣布黃巖島主權(quán)62年后的1997年突然宣稱對黃巖島擁有主權(quán)。這種主張自然很荒唐。
菲律賓雅典耀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林智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菲律賓提交的仲裁不會對整個南海的形勢產(chǎn)生大的影響。首先,中國政府并不接受也不參與仲裁,這本身就讓國際仲裁的合法性大打折扣。其次,菲律賓政府希望通過提起國際仲裁吸引更廣泛的國際注意力,尤其是希望拉攏東盟內(nèi)部其他南海主權(quán)宣示國一起參與針對中國的國際仲裁。但是,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并未同意菲律賓邀請其加入國際仲裁的請求。
事實上,國際法院和國際海洋法法庭并沒有對“執(zhí)行裁決”的標準或定義作出具體規(guī)定,也未規(guī)定當事國在不執(zhí)行裁決時應如何處理。因此,即使國際海洋法法庭的裁決對中國不利,也是無法實施的,并不能對南海爭端解決帶來決定性意義。以上種種跡象表明,菲律賓主導的這起訴訟,更像是一場自娛自樂的獨角戲,注定要以失敗收場。(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