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元宵燈會:流光溢彩爭春俏 人面桃花相映紅
孩童騎在父親肩上看花燈(林勁峰 攝)
幾名身著漢服賞燈的女子在人群中十分搶眼(林勁峰 攝
游人冒雨賞燈(林勁峰 攝)
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造火把……昨日是元宵佳節(jié),在這個團(tuán)圓浪漫、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里,我市各地紛紛舉行各種傳統(tǒng)民俗活動,舉城同慶,共享歡樂。
昨晚,一場綿綿春雨讓泉州上演了一場“雨打上元燈”,但陰冷潮濕的天氣并沒有阻擋人們出門賞燈的腳步。泉州2016年元宵燈會古城展區(qū)新門街花燈會場、海上絲綢之路藝術(shù)公園·亞洲園展區(qū)、新城展區(qū)中駿世界城花燈會場和泉州商城廣場花燈會場熱鬧非凡。
在五光十色的花燈下,市民闔家出游,撐著傘觀賞花燈,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恰如唐代詩人蘇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寫的“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今年還沒出門賞燈的市民可要抓緊了,中駿世界城花燈會場亮燈將持續(xù)到本月28日(正月廿一),其他三個花燈會場今晚還將亮燈,趕緊帶上家人一起賞燈吧!
造型花燈美輪美奐(陳小陽 攝)
“美麗泉州”主題座燈引人圍觀(張九強(qiáng) 攝)
火樹銀花千光照
德國交流生賞花燈 中國“外公”全程陪伴
昨晚,在新門街花燈會場的賞燈人群中,一位金色頭發(fā)的外國學(xué)生拿著相機(jī),對著一盞繡球花燈認(rèn)真地拍照,而站在一旁靜靜陪伴她的,是她的中國“外公”劉先生。“因為她和我外孫是同學(xué),在留學(xué)期間住在我們家,就跟著喊我‘外公’了。”劉先生說,女孩來自德國,中文名字叫游金。
昨晚吃完飯,劉先生便陪著游金賞花燈。“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國過元宵節(jié),覺得花燈特別美,特別有意思。”游金說,從去年7月到泉州七中當(dāng)交流生到現(xiàn)在,她經(jīng)歷了好幾個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游金的印象中,泉州人熱情好客,她希望未來能有機(jī)會多來泉州走一走。
市民在花燈前自拍留念(陳起拓 攝)
新門街花燈會場燈光璀璨,人如潮涌。(張九強(qiáng) 攝)
婆婆與媳婦走散
廣播用方言尋人
昨晚7點半剛過,新門街展區(qū)的廣播里傳出了一則尋人啟事,播音員用泉州方言請與媳婦走散的王女士到安保指揮部與兒媳會合。
原來,兒媳擔(dān)心婆婆聽不懂普通話,請民警幫忙用泉州方言播報。此后的每十分鐘,民警用普通話和泉州方言輪流播報尋人啟事。終于,40分鐘后,王女士匆匆趕來指揮部與兒媳婦會合。“賞燈的時候,我一回頭就找不到兒媳了。我只知道家庭地址,但是不知道怎么走回去,只好沿途問民警??次医辜钡臉幼樱晃幻窬瘑栁颐?,才知道兒媳正在找我。”見到兒媳,王女士松了一口氣。
不久,在路面執(zhí)勤的民警發(fā)現(xiàn)一位穿著紅色衣服的小女孩在人群中,一臉茫然,上前詢問后才知道小女孩找不到媽媽了。民警將女孩帶到安保指揮部,幾位女民警不斷安撫小女孩的情緒,并遞上熱水。通過小女孩的名字,民警查詢到女孩母親的名字。經(jīng)過廣播幾次播報,女孩的媽媽終于趕到指揮部。原來,她帶著兩個孩子看花燈,沒留意,就和大女兒走散了。(記者 張君琳 石偉琴)